好,你秦国不识货,那我就要做点大事情给你添堵!
苏秦被称为伟大的合纵家,因为当时秦国一家独大,大有统一六国之势,于是苏秦主张其他六国结盟来对抗强大的秦国。这无疑是个非常艰难的工程,因为六国之间肯定也有仇恨,要让六国联合在一起,何其困难?
但苏秦用他的智慧和勇气,以及坚韧不拔的毅力,完成了这个工程。
接下来请欣赏苏秦先生精彩绝伦的语言艺术和逻辑能力,以及对症下药和看人下菜的机灵:
第一个目标是燕国,苏秦跑到燕国,对燕文候分析说:燕国距离秦国之间的距离有千里之遥,且中间还有强大的赵国阻隔,秦国根本不构成对燕国的威胁,而赵国却对燕国有直接的威胁,解除赵国的威胁,同时让赵国抵御强大的秦国,这样燕国就可以休养生息确保平安了。
燕文侯大喜,连忙说道:“如果先生能让燕国免除来自赵国和齐国的威胁,我愿意将整个国家托付给您。”于是魏文侯拜苏秦为国相,赐予千金和车马,让他去赵国游说。
相印(1/6)
到了赵国,苏秦的口才又得到了充分的发挥,他先是吹捧赵国实力强大,然后又说:“我知道您能够和秦国抗衡,但如果您独自对抗秦国,其他国家只会冷眼旁观,并等待着捞点油水,坐收渔翁之利!不如你和其他国家结盟,一起对抗秦国。就算你们六国中有谁背弃盟约,你们其他五国也可以一起去讨伐。这样赵国就获得了发展和壮大实力的机会和环境了!”
赵王深以为是,于是也拜苏秦为相。
相印(2/6)
苏秦又到了韩国去游说韩宣王。
对于韩宣王,苏秦不打算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温柔地慢慢说了,而是采取了激将法,因为韩国多年来一直生活在秦国的阴影之下,对秦国卑躬屈膝,心里积蓄了怨气和仇恨。
苏秦说了点火上浇油的话,激起了韩宣王的雄心和摘掉扣在韩国头上“懦弱”二字的勇气。韩宣王对于苏秦很是认同,也拜苏秦为相。
相印(3/6)
苏秦又跑到了魏国,魏国和韩国都是受秦国欺负惯了,苏秦用类似的方法说服了魏王,获得了相印。
相印(4/6)
之后是齐国和楚国,这两个都是大国,是有实力和秦国抗衡的,但是办法和说辞却不一样。毕竟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苏秦和齐宣王说。秦国对于齐国并不构成威胁,因此没有必要对秦国臣服,如果那样做的话就是中了秦国的远交近攻之策了!只要您和赵国等国实行合纵政策,便不用担心秦国对自己构成威胁了,这样齐国用很小的代价就能获得巨大的利益,何乐而不为呢?
齐宣王心服口服,干净利落地向苏秦交出了相印。
相印(5/6)
对于楚国,苏秦则分析了秦国早就对巴蜀之地垂涎三尺,秦国是楚国的心腹大患。
但如果和赵国等五国结盟实行合纵政策的话,秦国就不敢贸然发动军事行动。楚国作为大国是有能力有机会一统天下的!(这点很关键。)
如果屈服于秦国,那么就要不断的被秦国打压而抬不起头来。但如果和东方五国合纵的话,强秦也不敢把楚国怎么样。而且楚国还可以得到东方五国大量的资源,消灭秦国后天下不就是楚国说了算吗?
这一句话基本可以绝杀了,谁能拒绝统一华夏的诱惑呢?
相印(6/6)
“太牛逼了!”
“简直是铁齿铜牙啊!”
“六国相印,真是史无前例,此后也绝对没有了!”
弹幕被夸赞的声音刷屏。
就这样。在苏秦的努力下,六国联盟正式成立!他高情商的斡旋让秦国面临的压力倍增!从此秦国十五年不敢出函谷关,而这份功绩要很大归功于曾经落魄到破破烂烂的苏秦身上!
“哼……”嬴政看着苏秦的高光时刻,十分不爽。“这小子的确有两把刷子,可是没啥用的。这个针对我大秦的联盟本身就内部不稳,也就能发挥一时作用而已……”
像是回应嬴政的话一样,金幕画面一转,给到了苏秦的师弟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