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河村人冬天都赚了钱,还是一如既往的节省。
可农民对建造房子最是情有独钟,省去人工的费用,只需要买材料就可以建一个地暖的房子,这样的好事到哪里去找?
于是有钱的要盖新房,没钱的借钱也要盖上新房!
就这样下河村一下子大变了模样,除了村口张家老宅之外,村里其他人家俨然都是新的房子,偶有几个老旧的也都已经拆倒了……
一年的时间下河村便已经旧貌换新颜了,原本破败不堪的模样也变的欣欣向荣起来!
趁着天色还早,张一水又跟着两个老头在村子周围的水稻田里转悠了一圈。
看着绿油油的稻田,张一水是无尽感慨,这都是他的杰作!
不得不说,这些村民都是严格的按照张一水的要求进行田间管理。水田里杂草根本没有,就连田埂上都很干净。
当然这段时间下河村学的学生也时常到田间地头来帮忙。
虽然这里水稻不比前世有杂交水稻那般高产,可若能精心侍弄相信产量翻倍是不成问题的。
“嘿嘿,一水啊,咱家的秧苗可是比附近的村子好上许多,不但秧苗粗壮,身量也高出一头……”三爷显摆得很。
“嗯嗯,爷爷,你们也要注意一些,若是发现有干枯发白或有什么病虫害可要早些应对……”
毕竟这耕种这么大一片的水稻,小心注意下病虫害还是好的。
“一水,咱村上的人细心着呢,早晚都要到自己地头溜上一圈的……”张本良早就将这些事情宣传到位。
“那就好……”既然村里有安排,张一水也放心了……
张一水刚进家门,便看到陈力和鲁慈已经在院子里等他了。
陈力和鲁慈从落户下河村便一直忙活着,直到村里的房子都建得差不多了这才清闲下来。
不得不说这两位师傅得益于张一水所建造的东西,大半年的时间不但技艺精进了不少,赚了不少银子,更是带出了几个得意徒弟。
“张公子,你可回来了……”陈力和鲁慈都是一脸兴奋。
“二位师傅怎么有闲心出来溜达啊……”这两个人没事儿可是很少出铺子的。
“哦,我们二人只是来看看,张少爷有什么用得着我们的地方?”陈力恭敬的说道。
张一水沉思了一阵,现在距离秋收还有三四个月的样子,还真的应该准备秋收所用的农具了。
水稻成熟后,需要收割,脱粒,去壳等环节这样才能成为饭桌上的大米。
若是在工业文明的社会里,只需要一台行走的收割机和一台脱壳机便能轻松搞定。
可在这农业生产落后的大夏国里可就是十分麻烦的事情了。
张一水没有学过机械,收割机是不可能了,不过倒能优化一下收割、脱粒、脱壳的过程。
前世收割稻谷有一种叫做‘掠子’的工具,直着身体就能收割稻谷。它类似于东北用的扇刀和粗孔篮筐结合体,一刀下去的水稻便可以扎成一捆,速度是镰刀的数倍。
脱粒类似于密齿的篦子,稻杆挤扁了能过去,稻粒便留了下来。
至于脱壳机张一水倒是知道它的工作流程的,如果能和水车结合起来,那就可以大大的节省了人力。
“两位师傅难得这样有心,你们大可以回去等待,我这就去画图纸……”说完张一水便进了屋。
接下来的两天只有吃饭了才能看到张一水的身影,其他时间都待在房间里。
“看来这小子又要放大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