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仇氏没想到的是,她还没缓过劲来,婆婆就闹起来了,大骂仇氏是丧门星,害死了她儿子,立刻把仇氏和小小的常晴撵出了家门,不许她们再回来。仇氏只得哭哭啼啼的带着女儿回了娘家。
且说,人跟人就是不一样,仇氏回到娘家,娘家的爹娘是一点都没嫌弃她,把她和孩子安置在家里住下,仇氏回来以后才知道,大哥如今在县里一家酒楼当大厨,因此家里的生活条件比以前好多了,外婆看见自己的外孙女穿的如此破烂,转身就去集市给孩子扯了几尺布,做了一身漂亮的蓝色衣裙,还买了双绣花鞋,把头发细细的梳好,用红发带系好,洗干净脸,这才是一个女孩应该有的模样。
大哥仇祥抽时间回来一趟,知道自己妹妹如今是寡妇了,当即就说:“你跟我去县里,酒楼后院正招打杂的呢,给自己攒点银子,将来老了也有个依靠,晴儿也能找个好婆家。”仇氏也觉得哥哥说的对,她现在不能改嫁,因为常武是失踪了,活不见人死不见尸,他万一要是没死回来了,而仇氏改嫁了,到时候她如何面对自己的丈夫?不改嫁,一个妇道人家,如何养活自己和女儿?而且,她如果要改嫁,她那个婆婆绝对会跑来大闹一场的。
当即,仇氏收拾了一下,带着孩子就跟大哥一起走了。
到了县里,直接去了酒楼,仇氏被大哥安排住在酒楼后院,和孩子住在一起,每天一起床,吃完早饭,仇氏就开始刷碗、扫地、烧水、倒垃圾,在后厨帮大哥择菜、洗菜。常晴也跟着母亲一起帮大舅的忙,一个月一晃就过去了,仇氏拿到第一个月的工钱,三钱银子。她这么多年来第一次见到这么多的钱,以前,她丈夫的钱都到不了她的手。仇氏把钱都藏好,想攒多了给女儿找个女子私塾,认几个字。
仇氏闲来无事的时候,除了跟大哥学炒菜以外,还学着炖补品,因为晴儿从小没吃过什么好东西,都五六岁了,身高还跟个豆芽似的,得给她好好补养一下。
转眼一年多过去了,晴儿吃的好,渐渐的脸色红润起来,开始往高长了,母亲送她去了私塾念书,先生正教他们背三字经。“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晴儿一边干活一边背书。忽然,外面热闹起来,原来是一辆非常豪华的车队停在了酒楼门前,几个随从一进来,就往外撵人,说是这酒楼被他们主子包了。
这帮人一看就是非富即贵的人,大概是因为本县没有驿站所以才会包下酒楼吧。
从马车上下来一位穿着华贵的中年男子,长的面如玉冠、玉树临风,他在下人的搀扶下,进了酒楼,上了楼上的包间里,落坐以后,下面给上茶,是上等的铁观音,用软水煮了,凉了七分热才端上来,这位男子端起茶碗喝了一口,下面的奴才试探性的问:“主子,赶半天的路,饿了吧,让他们把饭菜端上来吧。”中年男子点点头。下面的人立刻通知酒楼的主厨:把你们店里最好的菜都端上来,先来十道菜。说着,从袖子里摸出一沓银票,扔给酒楼老板。酒楼老板接过一看,妈呀!全是一千两一张的大额银票,不说别的,就五张就能把他的酒楼给买下来,当即一叠声的吩咐厨房:“赶紧做菜!”
厨房立刻忙活起来,仇氏也跟着帮大哥的忙,细心的把一条活鱼身上的鱼鳞全刮干净,洗菜、择菜。她大哥身为酒楼的主厨,此时更是把绝活都用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