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面对面深深的凝视着,曾经的记忆如潮水般涌上他们的心头。
海东城东北角落里,坐落着一座安静而又祥和的孤儿院。这里的孩子们年龄跨度从新生婴儿到十六岁青少年。而更多的是被父母抛弃扔掉的,先天性患有疾病的男孩子居多,女孩子被遗弃的大都发育正常,这跟一些人愚昧的重男轻女的思想有关。尽管他们的家庭背景各异,但是在这里,他们仅能够感受到基本的温暖和关爱。
孤儿院的孩子们生活条件简陋,他们穿着明显过大的衣服和不合脚的鞋子。这些衣服鞋帽都是一些企业和个人的捐赠,挑挑拣拣总能找到一些属于孩子们的物品。
孩子们的面庞显得有些营养不良,眼中闪烁着警惕和孤独。与城市里的同龄孩子比,总会显得瘦小些。
这些孩子长期处于一种对食物与情感的饥饿和干渴的状态,疾病也时常困扰着他们。由于缺乏父母的关爱,他们普遍存在着心理创伤,表现出畏缩、不敢正视他人、内向、抑郁等心理状态。
孤儿院每年收着政府,慈善机构捐来大笔大笔的钱,从不拒绝群众捐来的衣服,零食还有玩具。新闻上时不时报道着福利院的“被遗弃的孩子”在这里很快乐的,享受着家庭的温暖与关爱。殊不知,这只是表面。那些钱财都进了私人口袋,捐赠的衣服玩具被拿出去二次售卖。记者来采访的永远是那群戴着面具的好孩子,他们笑颜逐开的为孤儿院歌功颂德,让所有人皆大欢喜,让这个世界显得充满了善意与美好。
一些年龄小,又身体健康,听话的正常孩子会被一些不能生育的家庭挑选收养。更多的孩子像被挑剩的次品被遗忘在这里。而留下的孩子人数对孤儿院院长来说,是非常重要的,这些人头数都是向上要钱,要捐款要物的装可怜的利器。
孤儿院内的气氛总是沉闷而压抑,充斥着孤独和无助的气息。他们渴望外面的世界又对外面的世界感到害怕恐惧。孤儿院就是他们得以躲避风雨栖息的貌似安全的港湾。
节假日经常会有一些志愿者,来到这里,带来食物、衣物以及学习用品捐赠给他们,并且陪着孩子们玩游戏和学习,带给孩子们短暂的快乐。然后拍照留念之后,发在朋友圈里显示一下高尚的怜悯和恻隐之心,志愿者们便心满意足的离开了。有的还会再来,有的便不再来了,这里只不过是他们奉献爱心,聊以自慰偶尔调剂的地方。没有对比就不懂幸福,也许强烈的对比才能冲淡他们在生活中的遗憾与苦涩。志愿者们也无法真正的融入孤儿院的生活,无法融入孩子们的世界,这里只不过是他们年轻热情的打卡圣地吧?
在这里,山高皇帝远,孤儿院院长就是孩子们的“皇帝”,没有孩子敢违抗她的命令。殴打,谩骂,责罚都是为了让顽皮的孩子们变得更乖,只有更乖才能被“收养”。很多小孩实在忍受不了,就选择逃跑。其中就包括李衡。
他谋划了很久了。
有天晚上,6岁的李衡趁着大家都睡着了,想要偷溜到院子里,翻墙逃跑。因为据他这一段时间的观察,门卫老大爷到了晚上九点后,就锁门进去睡觉去了,所以晚上溜走根本不会有人发现。
而在孤儿院的角落里,有一个小小的花园,这是孩子们唯一的慰藉。在院子里监控盲区的墙角处有一棵很高的树。如果爬到树上,就可以跳到墙上翻过去。
李衡从小生活在孤儿院,王小柔(被收养后改名唐婉清)只比他小半岁,因为倔强,他们俩常常会受到院长体罚,因此常常互相关照安慰,互相掩护,结成要好的朋友。他们经常在这座花园里拣野果,捉迷藏,在花朵间游荡奔跑追逐,寻找短暂的快乐和安慰!
李衡约了王小柔晚上十点,在这株大树下会面,然后一起翻墙逃跑。
夜晚十点孤儿院的门都落锁了,熄了灯,四周一片漆黑,一种恐怖的寂静仿佛笼罩着整个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