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们好不容易来一趟,这次一定要带点儿好货南下,便于随后的行动。”
“陛下,什么好东西?”
“走,咱们先去吃饭,下午朕带你们去军械所瞧瞧。”
……
为了招待几位重臣,中午的时候,御膳房给弄了一头烤全牛。
最后这头牛没能吃完,皇帝便将剩余的部分赏给了宫廷的侍卫们享用。
济州府的军械所位于济州城外,占地广袤。
为了适应火器研制的需要,还设立了靶场。
皇帝等人过来之后,负责接待的,正是陈规。
“陛下请看,这就是我们研制的最新型号的火铳,里面填充的是铁丸。”
这种火铳有拳头粗细,一丈多长,中间膨出的部分是药室,用以填充火药。
由于是用熟铁铸造而成,所以需要两个人合作,才能将火铳抬起,进行射击。
陈规指挥士卒将火铳抬到靶场,于百步之外挂了几扇猪肉,并且在猪肉上披设了铠甲,尽量模仿战时敌人的状态。准备停当后,下令开火。
将引火绳点燃之后,发出一声爆破,装在火铳前端的铁丸倾泻而出,经过短期飞行后,撞击在猪肉之上。士卒们将猪肉抬过来,供皇帝等人验看。
铠甲上出现了四个被击穿的孔洞,铁丸穿过铠甲之后,又在猪肉内部前行了一段距离。
如果射在敌军身上,必死无疑。
“陛下,这种火铳的威力还不错,但射程和精度尚需要提升。”
“你们每次射击,总共装多少个铁丸?”
“十二个。”
王小飞点点头,这东西倒有后世霰弹枪的味道了。
“产量如何?”
“该型火铳还在研制过程中,并未投产。咱们军械所眼下的产能,基本上都用在了火炮身上。”陈规据实相告,并无隐瞒。
事物的发生发展,总需要一个过程。梁帝国目前火器发展的重点,主要还是作为重型攻城利器的火炮。
单兵武器的发展,还需要时间和技术的积累。
陈规吩咐士卒,将缩小版的青铜大炮拉了出来。
之前用来摧毁夏州城的大炮,足有12吨重。
经过技术人员的努力,以及三年时间和经验的积累,现行版本的巨炮,重量只有两吨重,足足缩小了六倍之多。
而且火炮的形制与之前相比,也进行了相应的修改。
“陛下请看,此炮身长两丈,前端细而后端粗,能发射的铁弹重量为30斤,千步之内的威力,和之前的青铜巨炮相当,亦能击碎夯土城墙。据臣推测,该炮射击炮弹的初速,要比青铜巨炮快得多,虽然弹丸的重量不及青铜巨炮,但威力却与之不相上下。”
皇帝满意的点点头,拍了拍陈规的肩膀,以示赞赏。
“这东西好啊,陛下,我们走的时候,能不能带几门?”李俊见猎心喜,立马提出要求。
“当然可以了,好东西做出来,就是要用于实战。陈规,将你们手中的存货,给海军调另一半过去。”
“好的陛下。”
为了测试新型大炮的威力,陈规将几位大佬带到了靶场的另一处区域,这里有一段夯土加砖石构筑的城墙模型,专供火炮测试之用。点火发射之后,铁弹丸在夯土城墙上钻出了一个深坑,虽然没有完全穿透,但成十成百的铁弹轰击上去,半个时辰之后,整个夯土城墙轰然倒塌。
“嗯,不错,这样的好东西,你们一定要多多铸造。”
“呃……陛下,原材料还是不够,尤其是铜的贮存。”
用铜来铸炮,炮身更加耐用。
但军械所虽然有财政部的调拨,但铜量还是不大够用。
这件事情,其实不大好解决,因为华夏本土,属于是缺铜的地域。
“李俊,你们这些年不是一直在跟南海的夷族做生意吗?哪里有铜的产出,多打听打听。”
“陛下,三佛齐那边,好像有挺多青铜铸造的佛像,说不定那里就有铜矿。”李俊挠挠头,略带迟疑地说道。
“陛下,我听水手们说,东瀛列岛有不少金矿和银矿,至于铜矿有没有,就不知道了。”刘梦龙说出了另一个方向。
“哦,你们要注意相关的消息,多打听打听。过几天,朕将各部门的头脑召集过来,大家集思广益,看怎样把把铜的产量提上去。”
……
国事繁杂,很多事情都要部署下去。
数月后,各大民间海商家族,突然被官府召见了家主,说让他们想办法,帮忙从海外购入铜制品,官府将以购入价格三倍的价钱,进行回收。
与金国、蒙古、残辽、残夏、吐蕃、大理等邻国之间有商贸往来的商家,也接到了官府的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