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日,梁四笑被梁五瑶搀扶着去上学。
姜母也大早上的就搬着一把椅子坐到梁家院子距离大门处不远的地儿。
她手中还握着梁家的大扫帚。
梁一俏给姜母送茶。
姜母不喝,她说:“喝多了得上茅房,坏事儿。”
姜母又催促梁一俏:“你赶紧进屋,屋外头热。”
“那好吧,姜大娘,有事儿叫我。”梁一俏说完便进屋了。
姜母见梁一俏进屋后才自言自语:“窝里头养的狐狸精就是没用。还是得我来。”
姜母说完,就将注意力放到门那头了。
虽说这会儿戏台子还没搭上,可,姜母这戏是准备好要唱了。
另一头的高家祖母正坐着软轿,被自个儿的孝子贤孙往三条巷抬。
一旁,高家的几个儿媳妇和几个大孙媳妇跟在旁边。
高家的大孙媳妇平日受宠,话儿也比较多。
这不,她便开口了:“祖母,咱们偏帮太过会不会直接得罪严家?”
高家祖母听后不答,待软轿快到二路巷的时候,她开口说:“二路巷有个赖婆子。这赖婆子嘴厉害得很,平日也接些骂人的活计。”
“春娘——”高家祖母喊着自家大孙媳妇,“你和你娘去那赖家把那赖婆子请过来,让她打头阵。”
“香娘——”高家祖母喊着自家的二儿媳,“你去四汤巷的王家借几根木棒竹条。他家不成器的子孙多,怎么打人又不伤人最是有经验。”
“翠儿——”高家祖母喊着自家的重孙女,“你呢,等会儿去三条巷那头守着,若是那严家的人来了,你便跑回来。”
高家祖母想了想,暂时这么办吧。
于是,一行人穿过几条巷,与熟人打了几声招呼后,再走走,便到了梁家的大门外。
就这么着,高家的一群人,借椅子的借椅子,坐矮凳的坐矮凳,说话的说话,谈笑的谈笑,一时间,梁家大门外热闹极了。
门内头,姜母正趴在门缝上偷看,看完,她嘀咕起来:“这梁家的老狐狸精怪厉害的嘛,把高家那老祖宗也请来了。”
嘀咕完,她笑:“嘿,这下有热闹看了。”
梁一俏正端着一碗茶递给姜母,她说:“姜大娘,这日头晒,喝口茶吧。”
姜母接过茶碗,手一摆,催促梁一俏离开:“一俏,你赶紧进屋去。这外头的人啊,最是心黑,就爱骗你们这些长得好的姑娘。”
“诶,我晓得了。”梁一俏笑着应声,便进屋了。
姜母见梁一俏走后,她才自言自语起来:“我的乖乖啊,这梁家的大狐狸精笑得可真好看啊。”
“我怎么觉得我脑子有点晕了呢?不好,肯定是中了狐媚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