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鑫怒了,这是什么道理,这种知识才是真正关乎民生大计,居然没有人写。反而有那么多人去写什么诗词歌赋等乱七八糟的,与民生没半毛钱关系的东西。老丈人和何颙一年来就去印刷那些没人看的玩意。
于是,他把徐干叫了过来,准备交给他一个重任。
“伟长,你来我幽州也有一年多了吧?”
“正是,将军。”徐干心中有些紧张,他投靠之后,刘鑫从未单独召见过他,所以他觉得自己似乎并不受到重用。
“那你觉得土垠城如何?”
“土垠城与北海大不相同,以往在北海时,我时常和友人游览,纵情山水,作诗词歌赋,生活也是惬意,只是黄巾贼时常攻伐北海,天下大乱,生活颇为动荡,才会逃离北海。”
“来了土垠城之后,虽生活安定,但忙忙碌碌,反而没有纵情山水的心思。”
“哦,这么说来,你还是向往昔日纵情山水的日子了?”
徐干知道刘鑫误会了他,赶紧解释道:“并非如此,北海的生活,清闲而空虚,土垠城的生活,忙碌而充实,我亦想为官处理民生之事,而非一味以写诗词歌赋为生。”
刘鑫听了,心中微微一喜,这表明徐干对诗词歌赋的看法有了些改变,如今他更愿意去做些实事。
“伟长,今日把你叫来,是想把一件大事托付于你!只是不知道你是否愿意?”
“什么事,下官在所不辞!”徐干心中有些喜悦,终于到了自己施展才华的时候了。
“你在土垠城一年多了,素来知道我注重民生,民生乃第一要务,但民生涉及极广,并非只是种地那么简单,它包括百姓衣食住行等各个方面。”
“一个人在其一生之中,会经历很多事情,而有些事情他并非全懂,如若不懂,很有可能会造成很严重的后果。”
“将军,你……”徐干有些懵圈了,不理解刘鑫想说什么。
“就以女人怀孕及抚养婴儿来说吧!我大汉女子怀孕生产,至少有两成以上,会因难产而死,或落下病根,影响其一生,生下的孩子也很脆弱,如不注意抚养,也会生病,甚至会夭折。”
“都说女人怀孕,犹如在鬼门关走一圈,果然如此。”刘鑫突然想起,他的母亲也是难产而亡。
“伟长可曾想到,为何会这样?如果我幽州之地能尽量避免这样的情况发生,那我幽州便会人口激增,岂不是好事?”
“为何会这样呢?”徐干不明白,他从而想过这种事情,于是顺着刘鑫的语气问道。
“原因有很多,但其中之一便是百姓并不懂得怎么去应对这种情况,妻子怀孕生产了,要如何吃饭,要注意什么,生产了又该怎么办?生下孩子后母子要吃什么,怎么御寒保暖,生病了该怎么办?”
“因为不懂,百姓就会以自己的认知来处理,从而导致出现各种问题,甚至危及母亲和孩子的性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