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安石出身于一个下级官僚家庭,自幼便跟随父亲转游宦途。
在他十九岁那年,父亲王益因病去世。
王益一生为官清廉,他的俸禄是全家的主要经济来源。
因此在王益去世以后,王家不得不遣散仆人,依靠积蓄度日。
这段时间,王安石深感人生无常,一度陷入悲痛之中,并对佛学产生了兴趣。”
“以王安石的才华,博取功名是非常有希望的,但按照当时的规矩,他必须为父亲守孝三年后才能进京赶考。
终于,在21岁时,他赴京参加考试,并成功考中进士。
在担任鄞县县令期间,王安石开始认识到北宋土地兼并问题的严重性,以及农民生活的艰难,这些经历使他萌发了变法的念头。
在担任地方官的20多年里,他始终严禁部下敲诈勒索百姓,努力整顿吏治,并限制豪强地主对农民土地的兼并和高利贷的盘剥。
每当遇到灾荒之年,他都会下令开仓借粮给农民,待农民收获后再以低息还给官府。
1058年,宋仁宗任命王安石为提点江东刑狱。
回到京师后,王安石向宋仁宗上奏了一份万言书,全面分析了北宋的社会状况,并提出了选拔人才、革新政治的主张。
1068年,宋神宗继位。
当时北宋面临着西夏和辽国大举入侵,以及国内爆发的大规模农民起义,内忧外患,局势严峻,甚至可以说是危在旦夕。
北宋政府每年需要向西夏和辽国支付大量的岁币,致使国家财政陷入重重困境之中。
宋神宗急于寻找有才能的人来辅佐他,最终,他选中了王安石。
宋神宗召王安石进京商议国事,并在金銮殿亲自接见了他。
王安石对宋神宗说:“陛下,古有齐桓公得管仲而霸诸侯,秦孝公得商鞅而一统天下。今我朝欲转危为安,非行变法不可。臣愿详陈变法之策,望陛下审听。”
接着,他详细阐述了自己的变法措施,
宋神宗听后龙心大悦,大为赞赏。
不久后,宋神宗便把王安石提升为参知政事,
进而又提拔他为宰相,
全面负责实施变法。”
“众所周知,
商鞅变法,让弱秦一举成为诸国之中最强大的存在;
张居正变法,强行为明朝续命数十年;
那么王安石的变法,又为北宋带来了什么?
若要老夫来讲,
那王安石的悲剧,
也就悲剧在他的变法法案上。
不怕天,不怕地,不怕古人之法,
可唯独就怕他太过天真!
王安石变法的起因,主要是在于宋代政治经济体制的长期运行下,至宋神宗时期,冗官和冗兵问题已极度严重,进而引发了国家财政的紧张。
可由于宋代的官制和军制涉及国家的根本,谁也没有信心和胆量,去对这个曾经终结了唐末五代动荡的祖宗之法下刀。
因此,王安石提出了在不动摇国本的前提下,通过特定的政策手段来增加国库收入。
王安石变法也是在这种历史背景下产生的,
它主要是一场以经济改革为主,
同时涉及政治和军事层面的综合性改革。
之所以说王安石天真,是因为他对人性的认知不够深刻,这使得他的变法从好事变成了坏事,也成为他背负上千年骂名的根由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