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常是一家一家,一个村一个村的人都没了。
受灾的地方太多。
大华的朝廷又没有钱,根本顾不过来了。
所以,老百姓好多人饿死,好多人病死,等下那些人为了活命,一咬牙就跟着荡王干了。
要不是事态紧急,乾平帝也不会直接把马臻从辽东前线连人带军队一起调过去。
但马臻前脚走,后脚天佑帝就瞅准机会,攻下了山海关。
现在的京城等于是要面对荡王和天佑帝的压力。
至于南方的惠宗皇帝。
乾平帝没从那一线调兵。
所以,惠宗皇帝就一直都没打过长江。
天佑帝仔细看了地图。
他道:“陈叔,咱们先分一波人守住山海关,另外一波人去打承德。”
消息传递是需要时间的。
等乾平帝收到八百里加急的军报,再让马臻回防需要有几日。
况且,荡王是燃眉之急。
马臻赶去的目的就是先解决荡王的事。
之后,他才会返程。
这个几日,就是绝佳的机会。
天佑帝打算抓紧时间攻下承德,控制住所有京城来辽东的关卡。
陈明也有此意。
“已经命人散播了言论。说马臻拥兵自重,打算学陈桥兵变。”
“他没有迅速地灭了流寇,就是想浑水摸鱼。”
千百年来,反间计其实是阳谋。
这种伎俩不仅仅算计的是帝王的疑心。
最重要的是就算帝王全心全意去信任,但总有人会跳出来,拿此去攻击这个掌权人。
到底,只有把这个人拉下去了。
其他人才有可能爬上来。
所以,这些说辞,正好给了虎视眈眈的这帮人口舌。
他们完全可以站在大义的角度,去义正言辞。
哪怕皇帝有心去保,也堵不住悠悠众口。
而身处传言中的掌权人,也得做一些自证清白的事。
很多时候,时机就在他们内部这种拉扯中消耗掉了。
到底,机会都是转瞬即逝的。
甚至机会都是抢夺而来的。
少了这一个机会,以后就可能步步少掉,继而影响到全局。
天佑帝想了想:“安排人假扮成荡王的人,和马臻族人接触。”
马臻是个忠心的。
但他又不是一个人。
他身后有整个马氏家族。
而这个家族也不可能个个脑子都很清醒。总有几个不成器的。
但是,只要接触的是马家人,就能把传言做得更实一点。
保管叫马臻解释起来,十分费劲。
天佑帝又道:“叫洪成也编些话。他的话挺管用的。”
“以最快的速度跟他说。叫他快点想。想好了,立即按照他说的来办。”
这就是文人一张嘴的厉害了。
明明没有的事,文人可以通过一堆似是而非的说法,叫人误会是真有这么一回事。
而且根本没有办法解释。
文人事先都会把所有解释都考虑好,然后精心设计了局,只要人家解释,就会越说越说不清楚,到最后,甚至用解释的话来证明确有其事。
言辞杀人不见血。
这真真是厉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