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于那剩余的那一万将士,朱允熥心中早已有了应对之策。
要知道在前些年的时候,他便未雨绸缪地在舟山一带精心打造了一座规模宏大的兵营。
这座兵营可不一般,它不仅设施完备、布局合理,而且还招募了多达一多人在此训练驻扎。
这些兵员平日里的主要任务就是与那些长期驻守在倭国的将士们相互轮换,以确保大明在倭国有充足的武力。
如今,这处兵营正好可以发挥出其应有的作用来。
毕竟倭国那边的局势经过一番激烈的争斗之后,已然被压制得差不多了。
尤其是李景隆所率领的大军更是势如破竹,将那些胆敢挑衅大明权威的刺头们杀了个片甲不留。
如此一来,剩下的倭国民众大多都变成了老老实实的顺民,不敢再有丝毫的造次之心。
不过呢,即便如此,偶尔还是会有那么一小撮不知天高地厚的倭国人,心存侥幸地妄图反抗大明的统治。
然而他们这点小算盘又怎能逃过李景隆的法眼?每次只要稍有风吹草动,李景隆就会毫不犹豫地亲自领军前去镇压,将这些叛乱分子一网打尽,绝不留下任何隐患。
如今的李景隆虽说在大明国内声名不显,可在大海对面的倭国,绝对算是声名赫赫,俨然是倭国土皇帝的存在。
“倭国那边运送物资的船只何时归来?”朱允熥紧皱着眉头,转过身来对着站在身后的常七询问道。
自从从云南返回之后,常七和常八二人便一直被朱允熥安排留驻在宁波,负责替他看守好这个至关重要的大后方。
听到朱允熥的问话,常七稍作思索,然后恭恭敬敬地回答说:“如果按照正常的行程推算下来,曹国公派遣回来的人员应当就在明日动身出发前往倭国了。”
朱允熥微微颔首:“嗯,正好。你派人去告知刘富林,让他带领一队人马赶赴舟山,我打算亲自走一趟倭国。”
听闻此言,常七的脸上不禁流露出一丝忧虑之色,他小心翼翼地开口劝说道:“三爷,眼下正是兵卒们接受训练的关键时刻,您此刻选择离开,是否会有所不妥呢......毕竟军中不可一日无主啊!”
然而,朱允熥却毫不在意地摆了摆手,宽慰道:“不必过于担心,此次出行少则一个月,最多不过两个月我便能归来。”
“在此期间,正好可以让那些将士们先熟悉熟悉船上的各种事务,只要他们不至于一登上船就晕得狂吐不止就行了。”
见常七似乎仍有继续劝阻之意,朱允熥猛地一挥衣袖,斩钉截铁地说道:“好了,此事无需再议,就这么决定了!你速速去通知刘富林吧。”
看到朱允熥那坚定不移、毫无商量余地的态度。
常七心中虽然略有不甘,但也深知这位王爷的脾气秉性,只得恭恭敬敬地回答一声“遵命”,然后转身离开了王府,快马加鞭地向着军营疾驰而去。
次日清晨,天还未亮透,东方只泛起一丝鱼肚白的时候,朱允熥就早早地起身洗漱,简单用过早餐之后,便登上了早已准备好的船只。
这艘船装饰华丽,彩旗飘扬,船头雕刻着精美的图案,彰显出主人身份的尊贵。
随着船夫们有节奏地划动桨叶,船只平稳地朝着不远处的舟山岛驶去。一路上,江风拂面,带来丝丝凉意,朱允熥站在船头,望着前方,心情既兴奋无比。
没过多久,当太阳完全升起,将金色的阳光洒向江面时,朱允熥终于抵达了舟山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