步步为营计自然不是浪得虚名,只要打成正面决战,就是立于不败之地。纵然外围被搅乱,但此番赖夏侯惇奋勇拼杀,刘子扬指挥若定,魏军徐徐撤退,损失倒也不大。
“哼,张飞赵云竟亦在此,难怪他关羽有恃无恐。”夏侯惇这一仗吃了点亏,很是不服气。
刘晔道:“今日一战,既探得蜀军虚实,亦无需再进,不若坐等魏王大军,汇于一处可也。”
夏侯惇清楚关张赵三人的水平,此刻也不是逞能的时候,遂收缩中军,后退数里严密驻守,不题。
待不多日,曹操亦引军至,问道:“闻元让前日大战关羽,却作何状?”
夏侯惇道:“唉,吾老迈无能,不负盛年之勇矣,前日听子扬反客为主计,却为彼张飞赵云冲乱军阵,无功而返,有失孟德之托也。”
曹操本姓夏侯,后其父嵩作宦官曹腾养子,遂改姓曹,与夏侯惇、夏侯渊是本家兄弟,所以对曹家与夏侯家都很看重,加上早期创业多承这群兄弟的支持,使曹操很看重亲情,平日与同辈宗族基本都是以表字称呼。(三国志等官方史书均无曹操来历记载,故借演义之述以表曹操重宗亲之说。)
曹操道:“哦?张飞赵云亦在?呵呵,趣事。”语气中丝毫没有责备之意。略作思考,又道:“云长如何布军啊?”
夏侯惇把刘晔图本交给曹操。
曹操仔细看了一番,谓左右道:“再探再报。”
时夏侯渊子夏侯尚随操于军,待夏侯惇回本营后,夏侯尚甩出自己的疑问:“族伯已送关羽布防图本至,所绘甚是详细,大伯何以再令探之?小侄不解,还请大伯明示。”
曹操道:“哈哈哈,战局瞬息万变,为将者岂能惟一图以定方略乎?”
夏侯尚又道:“既图本不可靠,大伯审视良久,又是何故?”
曹操继续解释道:“先后对比,可知敌之虚实,知战之伤损,知将之能耐。知己知彼,百战不殆。汝妙才(夏侯渊字妙才)之子也,休堕乃父之名,当谨记之。”
“多谢大伯指点,小侄定不负厚望。”夏侯尚谢道。
蜀军这边,曹操大军到达的消息还是让中下层将士议论纷纷,虽然近期曹军多处作战连连失利,但面对曹操,多少存在一些胆怯心理。
关张赵也并不轻松,虽然三人都曾各自单独面对过曹操,但基本都局限在局部战役层面,总体决策的拍板基本都是刘备在做。如今第一次在一场大的方面战役中面对曹操,还是有不小的心理压力的。
至于独孤彻,现在位居参军位谋参军事,反而比自己领兵面对各路高手时轻松的多。
其实蜀军现在有一个致命漏洞:兵力不足。刘贤所守襄阳东南一线只有五千军马,假如曹操摸清虚实,遣一支军从此进攻,绝对是一个突破口。
任何事物都要辩证的看待。被动防御虽然能充分的依托地利,有效阻挡敌军,但这地形也正是其缺陷所在:敌人想打哪里,就打哪里。失去主动权只能疲于奔命,更兼蜀军兵力劣势,很难分兵,若处处皆备,则处处皆寡,更容易被直接突破。
王甫等谋士忧虑东南一线,向关羽建议加强东南防御。
关羽对这个状况也比较惆怅。东线主力四万五千人,面对曹操大军已是捉襟见肘,北线霍峻面对曹仁也绝非易事,从任何一处抽调兵力都不现实。但如果维持现状,如果曹操分出两三万兵力攻击刘贤防线,江河地利必被突破,甚至蜀军也会被包饺子。
但关羽还是不想分兵防备,他更想主动出击。先干掉他一部,打击一下士气,对防守方是很有利的。
独孤彻对于参谋们的意见其实另有想法:用将换兵。东南一线如果交给张飞或赵云虚张声势,曹操就算派遣偏师或许也不敢贸然进攻。这样反而可以钳制一部分魏军,为主力寻找战机创造条件。见关羽似乎也不支持分兵防御,遂即提出如上看法。
关羽道:“嗯,博研所言甚合吾意。二位贤弟,孰愿往之?”
这么多年赵云熟知张飞脾气,干曹操的活他是绝对不会让出来的,遂主动请缨道:“云愿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