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禾坐在他手心里,揉了揉自己的小脸,稚嫩的声音传来:“你的伤如何了,不需要传侍医来看看?现在可是要去朝议?”
嬴政:“伤口你处理的甚好,暂时未有何不妥,等朝议结束后在传唤侍医就可。不过朝议时,你该待在何处?”
“一直在你手里不行吗?”书禾问。
嬴政思忖数息道:“朝议时,哪怕现在寡人只是个傀儡君王,总会需要我来附和他们颁发的诏命,你在我手里始终不稳妥。”他不禁自嘲道。
书禾抬手拍了拍他的手掌:“别这么说自己。那我在哪里不会被轻易发现?”
二人商量片刻,最终决定今日朝议时先在嬴政衣袍交领或软甲凹陷处趴着,其它待朝议结束后再另行安排。
就这样书禾手臂扒在交领处,一开始还能扒得住,后来渐渐困了,顺着衣领慢慢滑进了他的胸口处,在衣襟与软甲交汇的褶皱里找了一个位置,打起盹儿来。
嬴政感觉到她滑进了自己的衣里,身子不由得一僵,貌似还听到她说‘要睡了。’
因此时已经到了麒麟殿,嬴政无法在做什么,只能任由书禾在衣袍里。
今日朝议时,嬴政总是挂念着她在衣袍里面好不好,担心她这个、 担心那个…他都觉得变得不像他了。
早朝结束,回到宫内,嬴政再次遣退寺人后,拉开衣领口,试探着看向胸口熟睡的书禾。看着书禾将自己蜷缩成一团,呼吸平稳,睡的很熟,丝毫没有醒来的迹象,便移开了视线,小心翼翼的合上衣襟。
这时,门外寺人来报,李斯求见。此时的李斯还只是郎卫,并没有什么紧要官职在身。李斯在进殿后,躬身行礼。二人开始就瘟疫后的安抚安置问题讨论了起来。商议的结果,与吕不韦此时正在相府商讨的结果不尽相同。都认为应当开荒地,引流民,甚至减免赋税等。这些政策嬴政也是很支持,很看好的,随后两人在讨论治国安邦定国之策,诸子百家的法家时,发现观点不谋而合,继而侃侃而谈。李斯还为嬴政推荐了几本韩非的着书,并对嬴政讲述了韩非对于‘法’的见解。
‘缘法而治,不别亲疏,不殊贵贱,一断于法,君臣上下贵贱皆从法,法不阿贵,绳不绕曲,刑过不避大臣,赏善不遗匹夫…’这都是法家的主张。
韩非的主张思想就是,不要相信人性本善,人性经不起欲望跟外在利益的考验,若想天下太平,君王必须用‘法’。‘法’被孟子跟荀子看成是一种权宜之计,认为天下太平必须建立在人性与伦理的基础上。而法家的主张则是认为一旦掺杂进人性与伦理,那就不可能是公正的。君主则依法行政即可,仁义道德要有,而并非绝对,君主理应以刑法为治国根本,来确定赏罚,借此恩威并施, 依法治国,以儒修身,才能让国家强大。弊端就是太依赖统治者的个人能力。然而李斯此次并未展露过多他自己的见解。
书禾醒来时,发觉自己还在嬴政衣袍里面,听着外面好像在谈论‘法’什么的,发觉自己变小后脑袋瓜子已经不够用了,也就不再关注他们到底在交谈什么。
她捂着嘴巴打了一个无声的哈欠,然后伸了伸胳膊腿,就要拽着嬴政的衣服的往上爬。
李斯这时发现嬴政用手捂着胸口,出口询问:“大王可是哪里不适?”
书禾知道是嬴政把衣袍按住了,也就不再往上爬,借着嬴政手掌边缘,倚靠着就坐了下来。
嬴政摆摆手:“无碍。今日寡人与你交谈受益良多,你且退下吧。”
李斯立刻行礼:“诺。”
待李斯退下,他掀开衣领口,轻声道:“可是要出来?”
‘小人儿’抬头看他一眼,点了两下小脑袋。他将一只手伸进去,示意书禾爬上去,待书禾坐稳后嬴政拿开捂着胸口的手,手掌平稳的将书禾移到他面前。
书禾坐在嬴政的手心里,‘小人儿’两只腿左右晃悠了两下,看向嬴政,指着自己身上的衣袍嗓音如孩童般稚嫩,道:“这个外袍,现在的我总是踩到衣摆,很不方便。你能不能帮我找几块布料来,我自己做件衣服应付一下。”嬴政目光温柔的看着她,觉得变小以后的书禾,她的一举一动都让他心生欢喜。
随即喊来寺人去将裁衣用到的物品准备齐全呈上来。待东西准备齐全,书禾指挥着嬴政给自己量尺寸、裁剪衣料。书禾她本想缝制的时候自己来,可她实在是高估了自己此时的身高大小,看着那针都要比自己高了。
书禾可怜巴巴的看着嬴政,嬴政也看着她,犹豫了一下,就把针线接过,自己上手缝起衣服来。幼时在赵国那些年,他与阿母艰难,阿母在缝补衣服时,他是见过的,如今倒是第一次拿针线。书禾看着嬴政为她缝制衣服,静静的看着他,发现他不再是自己第一次见面那样青涩了,让她感到嬴政处事愈加的沉稳。此外她还能感受得到,他对自己很包容,很是真心。
“嘶,”。嬴政左手食指被针刺破了,食指上出现了一个慢慢变大的血珠。书禾觉得这个血珠对她诱惑力好大,脑子里在不停给她传达想要这滴血,那血珠距她一尺远,她颠颠晃晃的在桌案上跑到嬴政左手边,两个胳膊张开抱紧嬴政的左手食指,张开嘴巴就吸在食指的血珠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