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未那天啊,朝廷就发布了丧事消息,说是要大赦天下,让大家都高高兴兴送高帝上路。
再说说卢绾这哥们儿吧,他带着几千人,躲在边塞那儿观望呢。
心里盘算着等高帝病好了,就跑去朝廷谢罪。
结果呢,一听到高帝驾崩的消息后啊,他立马就怂了,决定投奔匈奴去。
估计他当时心里想的是:“妈呀,这下咋整啊?皇帝老儿都没了,我还去谢个屁罪啊?赶紧跑路要紧!”
就这样啊,卢绾就带着他的人马,一路狂奔逃入了匈奴的地盘儿。
这速度也是够快的了!
这一年是,公元前195年,伏生 66岁了,萧何 63岁了,刘邦卢绾 62岁了, 张良 61岁了。
刘邦死了,卢绾跑了,友谊的小船说翻就翻了。
我们来说说卢绾,其实卢绾一年后也去了,去和刘邦在地下论对错去了。
现在,可以说说汉朝的异姓王了。
汉高祖刘邦,搞定天下大业后,就给身边的兄弟们狂封异姓王,一共八大金刚,听起来都是牛逼哄哄的存在。
然而呢?
哈哈,这帮家伙其实都是造反小达人,刘邦大哥一边忙着稳固江山,一边还得盯着这群不安分的兄弟,生怕他们给自己捅马蜂窝。
这八大异姓王里头,有几个倒霉蛋儿,比如淮南王英布、梁王彭越,这两个货色想造反,结果被刘邦大哥一锅端了,直接领了盒饭。
还有那韩王韩信,投降匈奴后还是被砍了头,真是悲剧啊。
楚王韩信更别提了,被贬成淮阴侯,最后还是没逃过吕后的毒手,一命呜呼。
不过呢,也有几个聪明绝顶的兄弟,比如长沙王吴芮和赵王张耳,这两个家伙居然都安享晚年,过上了幸福生活,真是让人羡慕嫉妒恨啊!
但是呢,这帮王里头最值得一提的还是燕王卢绾。
这货可是刘邦的老乡加大哥啊!
俩人同年同月同日生,你说巧不巧?
这卢绾跟着刘邦一路打拼过来,能力超强,军事指挥水平也不输那韩信。
开国之后,直接就被封为侍中、太尉,那可是大汉帝国的最高军职了啊!
有人就说了,这卢绾当个王也太容易了吧?
就靠跟刘邦的关系混了几个军功,然后就成诸侯王了?
哎呦喂,说这话的人可真是眼瞎啊!
卢绾的功劳哪里就不如韩信了?
他跟刘邦那是共过患难的兄弟,绝对是刘邦最信任的人没有之一!
然而呢,话说回来啊,这世界上最难懂的就是人心了。
刘邦虽然信任卢绾,可卢绾最后还是带着全家人投靠了匈奴。
这是为啥呢?还不是因为刘邦那杀功臣的毛病又犯了!
先后杀了三个异姓王,连韩信都不放过。
卢绾一看这架势,哎呀妈呀,这是要命的节奏啊!
刚好这时候刘邦又查出了卢绾跟陈豨勾结的证据,立马下诏让卢绾来见自己。
卢绾这时候心里怕怕的,直接装病不去长安了。
刘邦一看这情况,得嘞!直接判定卢绾造反了。
可巧的是刘邦这时候却驾崩了。
卢绾接到消息后一想:妈呀!这回死定了!赶紧带着全家人跑路到匈奴去吧!
于是呢就被匈奴封为东胡卢王,在匈奴待了一年多最后去世了,也算是过上了另一种生活吧。
其实要说卢绾真的有多大决心造反?
那倒也未必。
他就是怕自己成为下一个韩信、彭越,被刘邦给咔嚓了。
如果这时候刘邦还身体倍儿棒的话,他估计就跑长安去领罪了,说不定还能求个情啥的。
可刘邦这时候突然驾崩了,他怕自己成为第二个韩信,不得不选择跑路啊!
在刘邦生命的最后时刻,他还是相信卢绾的,想跟他当面说明白。
可卢绾这时候却多疑了,他怕的不是刘邦,而是那吕后啊!
他在等待跟刘邦和解的机会,可惜双方最终还是没能当面解开误会,相继病逝了,这一点确实让人遗憾不已!
作为大汉帝国的第一位太尉,卢绾最后居然落得个叛逃的下场,也是没谁了。
他的功绩因此被大大低估了,人们只记得他是个叛徒,却忘记了他曾经立下的汗马功劳啊!
惠帝元年,就是公元前194年,卢绾就这样病在发小刘邦死了的第二年,也郁郁寡欢地在了异国他乡去了。
这也许就是他的命吧,谁让他摊上了这么个时代和主子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