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书城网

字:
关灯护眼
我的书城网 > 资治通鉴:破万卷书,笑话 > 第112章 叔孙通拍马屁,教汉惠帝遮羞

第112章 叔孙通拍马屁,教汉惠帝遮羞

于是,张小姐就这样顺利地成了皇后。

外甥女就嫁给了亲弟弟。

时间过得飞快,一转眼春天就到了。

正月里,朝廷突然发了个大红包:只要你们民间有孝顺父母、和睦兄长、还有努力种地的,赋税劳役全免了!

老百姓们一听这消息,简直比过年还开心,纷纷表示要争做三好公民。

到了三月甲子那天,惠帝搞了个成年礼,还顺便大赦天下。

啥意思呢?

就是惠帝给自己戴了个成人帽,然后一拍脑袋说:“牢里的兄弟姐妹们,你们都自由了!”

囚犯们一听这话,也乐开了花。

惠帝这小伙子还挺有魄力的,他翻了翻法律条文,发现有些对大家伙儿不利的条款,大手一挥就给废了。

其中就包括那条,让读书人头疼的挟书律。

这下好了,读书人们再也不用担心因为带本书就被抓去坐牢了。

这一年伏生,70岁了,他终于可以折了自己家的墙壁,把藏的尚书拿出来示人了,他开始出来讲书了。

惠帝还是个孝顺孩子,他觉得,每次去长乐宫见太后,都要清道警戒,让老百姓们受惊扰。

于是他想了个绝妙的点子:在武库南面修条空中走廊!

这可把建筑师们给难倒了,但惠帝说:“只要能让我轻松见太后,又不打扰大家,你们就尽情发挥创意吧!”

可惜这事儿被奉常叔孙通知道了,他急忙跑来泼冷水:“陛下啊,那条路,可是祖宗们的专用道啊!您怎么能走在那儿呢?”

惠帝一听这话,吓得差点没从龙椅上摔下来,赶紧说:“快拆了快拆了!”

叔孙通一看惠帝这么听话,就趁机给他出了个主意:“陛下啊,您不如在渭河北面再建个原庙,以后就在那儿举行祖宗的祭祀仪式。这样既扩大了宗庙的规模,也显得您特别孝顺。”

惠帝一听这话,觉得挺有道理的,于是下令,让有关部门赶紧去办这事儿。

这事儿过后啊,老百姓们可就炸开锅了。

有的说,这个惠帝真是个好孩子啊;

有的说,这叔孙通嘴巴可真厉害;

还有的说,这皇帝跟太后之间的关系,也太复杂了吧……

反正啊,这事儿就成了大家茶余饭后的热门话题了!

司马光老先生又出来飘了。

这老哥金句频出,有这么一句特别经典:“错误嘛,就像咱们每天得吃饭一样,躲都躲不掉;但是捏,只有那些真正的大佬,才懂得错了就要认,挨打要立正!”

说到古代那些牛逼哄哄的君主们,他们可是狡猾得很,心里明镜儿似的,知道自己也会栽跟头。

他们怕的就是栽了跟头还不知道咋回事儿。

于是呢,他们就搞了个诽谤木和敢谏鼓,让老百姓来给他们提个醒儿。

他们可不怕老百姓知道他们的糗事,这才是真正的敞亮人儿!

就像那个仲虺夸商汤王:“你改错可是毫不含糊啊!”

还有那个傅说劝商王武丁:“别因为怕丢人就硬撑着不改错。”

可见啊,做君王的人,并不是以不犯错为荣,而是以能改错为傲。

这才是咱们应该get的点啊!

可是呢,这里冒出个叔孙通,这哥们儿竟然跟汉惠帝说:“天子可是不会有错的!”

这是要笑死人的节奏啊!

他这不是在教汉惠帝怎么遮羞吗?这可是个大大的坑啊!

我说啊,这叔孙通真是个马屁精,但是拍马屁也得有个限度啊,不能这么乱来啊!

他这么一说,那汉惠帝要是真信了,那岂不是要上天?

所以啊,咱们做人啊,还是得实在点儿,错了就是错了,得勇于认错并改错才是硬道理啊!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大明英宗朱祁镇穿越后我还是戴黄盔穿黄袍时空乱叙汉吏红楼:最强锦衣卫,我只手遮天!极品五世子脱了官衣,你跟我一个山贼讲道理?我孔圣唯一子孙,你问我懂论语吗重生美好三国:人屠现世,请诸位赴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