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啊,这吴王刘濞连税都不用收,官府的费用还花不完呢。
就这样,吴国和邓通铸的钱满天飞,全国上下都流通起来了。
钱的事就讲这么多,下边咱们再说说文帝这个分封的事儿。
当初啊,文帝把代国这块蛋糕一分为二,给了自己的皇子刘武和刘参。
可这一年呢,文帝又突然变卦了,把代王刘武改成了淮阳王,把太原王刘参改成了代王,让他捡了个大便宜。
这文帝啊,今天封这个,明天封那个,把个朝廷搞得比菜市场还热闹。
不过话说回来啊,这也许是文帝的高招呢,想让儿子们互相撕咬,互相竞争,这样才能坐稳他的皇位。
可这事儿啊,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呐!
这邓通和刘濞铸钱的事儿一传出来啊,全国上下就像炸了锅一样。
老百姓们议论纷纷啊:“这皇帝老儿是不是脑袋被门挤了?怎么把铜山都送给邓通了?”
“那吴王刘濞也不是个善茬儿啊,自己挖矿铸钱,还顺便煮盐卖盐!”
“这年头儿真是没法活了!连钱都贬值了!”
其实啊,这文帝这么做也是有他的小九九的。
他想通过这种手段,来刺激经济发展,增加国库收入。
可结果呢?
却搞得通货膨胀,货币乱成一锅粥。
所以,做人呐还是得实诚点儿,一步一个脚印地走才行啊!
别老想着天上掉馅饼,走捷径捞偏门儿,那样只会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自作孽不可活哦!
文帝六年,哟呵,那是公元前174年呐!
那时候的冬天,十月份,桃树李树都不按常理出牌,居然不合时宜地开花了。
这可把老百姓们给整懵了,心想:“这啥情况?难道世界末日要来了?”
趁着这么乱,淮南王刘长这哥们儿,一下子成了不省油的灯。
他看着文帝老哥好欺负,就在自己的封地里搞起了小九九,定了一堆乱七八糟的法令,把汉朝廷派来的那些官员们全给轰走了。
他还跟文帝说:“老哥,你让我自己任命官员呗,我保证给你管理得服服帖帖的。”
文帝心里那个气啊,简直就像吃了个苍蝇似的,但又不好撕破脸,只能硬着头皮答应了。
这刘长啊,得了便宜还卖乖,更加肆无忌惮地,在封地里胡作非为。
他随便抓人、杀人,还给人乱封官,最高都封到关内侯了。
他还经常给朝廷写些不三不四的信,把文帝气得七窍生烟。
文帝心想:“这刘长是不是想造反啊?不行,我得想个办法治治他!”
于是就让薄昭去给他写封信,委婉地劝劝他。
薄昭在信里,巴拉巴拉说了一大堆,什么周初管叔、蔡叔,以及本朝刘仲、刘兴居等人,因为骄横不法,最后被废被杀的故事,想让刘长引以为戒。
结果呢?
刘长接到信后,不但没听进去,反而更来劲了。
他居然派了七十多个人,跟棘蒲侯柴武的太子柴奇,勾结在一起,准备用四十辆辇车,在谷口发动叛乱。
他还想联系闽越和匈奴一起干。
这事儿一败露,文帝立马派人去查。
一查之下,发现刘长果然有问题。
文帝就派人去召刘长进京,准备好好收拾他一顿。
刘长到了长安后,丞相张苍、代行御史大夫冯敬等大臣一起启奏说:“刘长该杀!”
文帝想了想,摆摆手说:“算了算了,赦免他的死罪吧,废了他的王号,把他送到蜀郡严道县去。”
于是刘长就被关进了囚车,一路送到了蜀郡。
那些跟他一起谋反的人可就没那么好运了,一个个都被咔嚓了。
这刘长啊,真是自作孽不可活。
好好的王爷不当,非要搞事情,结果把自己给搞进去了。
所以说啊,人呐,还是得安分守己,别老想着搞事儿。
不然最后吃亏的还是自己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