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炳欣赏着自己的作文,竟呆在那里。
梁老师穿着厨师的围裙,从厨房走出来,随口一问,最近有没有回母校?
阿炳说,没有去学校,路过几次,没敢进去。
梁老师说,有什么不敢进去?
阿炳说,读书的时候,理想很高远,而现在,总感觉不尽人意。
梁老师说,我当时鼓励你当作家。
阿炳说,是的,我记得很清楚,那一次,也是在你家。
梁老师好像在回忆。
阿炳说,后来,我选择了理科,选择了计算机软件。
梁老师笑着说,条条道路通罗马,你还年轻,相信自己,我那时候很看好你。
阿炳说,我知道。
梁老师说,相信自己。
阿炳不吭声。
梁老师走到阳台,手上拿一个打火机,再穿过客厅。
梁老师说,你坐下,看看电视,书房看看书也行,饭马上就好。
阿炳说,天气热,做菜辛苦,凉拌一个黄瓜,一个炒菜就行。
梁老师说,我来安排,你别管。
梁老师到厨房。
阿炳这些年,一直不敢回去母校看一看,他自己的现状,他始终找不到能说服自己的理由回校。
回母校需要一个精神支点。
母校在他的心中何等神圣。
而这种神圣,是阿炳的一种感觉。
这神圣感,并不是来源于小校园的操场,食堂,教学楼等有形建筑。
而是来源于无形的人。
而这些人,最重要的,就是梁老师。
九一年,读初二,他写了一篇散文《小草》,赞美改革开放的企业家,那时候,他既不认识一个称得上企业家的人,
也对散文怎么写一知半解,被梁老师贴在墙壁上,说写的好,引来隔壁班的一群女生围观,当时,他的脸火辣辣的。
他每次回乡下,就想去拜访一下梁老师,而这念头,每次都被自己叫停。
他自认为,后来的所作所为,未能为母校争光,相反他自认为让母校蒙羞。
基于结果,自己既没能成为一个有影响力的企业家,造福一方,也未能成为一个影响力的作家,慰藉人的心灵。
当初的作文《小草》,竟然成了魔咒,做企业家,成了他一个理想选项,他到深圳后,自己创业,却没有成功,公司关闭,后来又回到职场。
阿炳再次读着自己的作文《周家湾的春天》《 七个隆咚锵咚锵 》,心情起伏不定。
梁老师做完饭,对阿炳说,到厨房帮忙端下菜。
阿炳遵师嘱,来厨房端菜。
阿炳看着案板上,大大小小的盘子,大惊失色,说,梁老师,这么多菜。
梁老师说,都是家常菜。
这一桌子菜,有欧庙山药炖骨头,煎鲫鱼,有莲藕炖排骨,有泡菜牛肚丝,有韭菜炒鸡蛋,有凉拌黄瓜,襄阳大头菜。
梁老师说,酒就没有,只有黄酒,平时,孩子在读书,很少回来,也没有准备。
阿炳看着满满的桌子,搞得像过年一样,心中有点惭愧。
阿炳说,好,喝点黄酒。
师生二人开始吃饭,阿炳始终有点拘谨。
梁老师说,当这里是自己家,吃菜。
阿炳说,老师吃,老师吃。
梁老师说,社会变化很快,老师有点不适应,很少和外界来往,你今天来,我不知道有多开心。
阿炳听到这句话,他不知道说什么话好。
阿炳说,如果是这样,我早就来看你了,其实,这次过来,我内心也挣扎了很多次。
梁老师说,挣扎什么。
阿炳说,我辜负了老师当年的期待,一棵树长歪了。
梁老师说,说哪的话,做计算机软件,也不是什么丢人的事情。
阿炳说,我出发的时候,是很果决,来的路上,却心里打着退堂鼓。
梁老师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