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书城网

字:
关灯护眼
我的书城网 > 逃荒之我的公寓可重置 > 第291章 自立三十六

第291章 自立三十六

谢常德投靠薛杉杉以后,便不能再发出能够顺利通行至青阳府的文书,因此无论是她去惠阳关,还是后续的物资运输,都不能再从刘阳府经过,只能穿越沙阳府。

好在绕道行驶的路程并不长,只要不下大雪,在春、夏、秋季时,通路都尚算顺畅。

此时正值敏感时期,她打算先解决戎国问题,尽量避免与夏皇起冲突。

刘阳府的南面是沙漠,其他方向被她的领地包围,几乎是一座孤城。

再加上驻军不多,很难掀起大风大浪。

于是,她暂时将这个问题搁置,将主要精力放在攻打城关平原上。

此时,唯有率先攻克城关平原,才能阻止朝廷在此地部署重兵,从而避免士兵家眷沦为的人质。

谢常德对这一点也表示同意。

“一旦我们攻下刘阳府等地,军需物资将大幅度增加,城中的百姓也可能需要救济。你提前准备好需求清单,我会通知青阳府那边调集军需物资。”

处理完谢常德的军中事务后,薛杉杉又撰写了一封谕旨,主要发给吴韦。

除了分配田地外,她还要他协助完成另一项工作。

此前,薛杉杉收到了姜德义发来的奏折,其中提到了在城关平原推广土豆和再生稻的计划。

在奏折中,姜德义表示,城关平原虽然地理位置并非江南,但入冬时间相较于江州府等地要晚很多。

在光照方面,虽然一年种植两季水稻不够,但种植一季却绰绰有余。

只要追肥充足,头季水稻收割后,还可以收获一季再生稻。

当然,再生稻的产量大约只有头季的一半到三分之一,但已经比青阳府等地高了不少。

正季节的水稻亩产量在两百五六十斤甚至更高,一亩再生稻收割八十斤到一百二十斤之间是完全没问题的。

这个产量,几乎赶上农业技术改革前,青阳府等地的小麦亩产量了。

薛杉杉对此颇感心动。

姜德义在奏折中还说了,若县主信任他,他想推荐他的属下伍明,此人全程参与过再生稻的试验。

在农事方面,薛杉杉十分信任姜德义,于是立刻决定传伍明前来相见。

她甚至推迟了回青阳府的时间,等待伍明的到来。

因为这对城关平原的粮食供应至关重要,农时无常,错过耕种季节可能导致长时间的颗粒无收。

如今,城关平原分配完田地后,大部分地区只能赶上下一季的秋耕,基本要到明年才能收获。

当地人口众多,但生活贫困,完全依靠从青阳府等地调拨粮食救济并不现实。

夺取城关平原虽然在她的计划之外,但她不可能放弃这座唾手可得的粮仓。

因此,先设法拿下城关平原,再考虑后续问题。

总之目前的情况就是,她现有的粮食很难养活这么多人支撑到明年收获的时候,更别提她还需供养十多万军队。

薛杉杉一直在寻找解决粮食缺口的方法,而姜德义恰好为她送来了及时雨。

城关平原上的部分田地虽因战乱而抛荒,但仍有一部分在耕种,而收割后的水田本来就会空置。

若能让这些水田发挥余热,在今年产出更多粮食,定能大幅缓解粮食短缺问题。

姜德义的建议是在分田地时,强行推广再生稻和土豆。

吴韦忙于主持分田事宜,城关平原作为粮仓重地,确实需要一个专门的农事官员。

第二天下午,伍明一抵达惠阳关,便赶紧来军营拜见她。

看着眼前那位风尘仆仆、衣着简陋的年轻男子,薛杉杉颇感意外。

她原以为此人至少四十多岁,却没想到看起来只有二十多岁。

“我听姜德义说,你曾与他一同参与过再生稻和土豆的推广。我计划在整个秦川平原推广再生稻,该如何指导百姓种植?”

薛杉杉问,主要是想考察伍明的业务能力。

伍明虽不善巴结上司,但这次得到姜德义的推荐,感到十分幸运。

面对县主时,他心中充满紧张,既担心给姜德义丢脸,也怕影响自己的前途。

他努力平复情绪,条理清晰地回答:

“回县主,再生稻培育关键有三点。第一,收割头季稻时,留茬长度需在十寸至十二寸之间。”

“第二,收割后第二天尽快蓄水,确保水深两寸。第三,蓄水后天与再次灌浆前,分别施肥一次,以保障肥力。”

此外,他还详细阐述了两次追肥的配比差异,并介绍了再生稻的生长周期。

薛杉杉听后十分满意:“很好,那你暂代城关平原四府的总司农知事,全权负责再生稻和土豆种植及其他农事技术指导。”

伍明心中大喜,忙恭敬道:“多谢县主恩典,臣一定全力以赴!”

薛杉杉指着一旁的谢常德说:“这是谢常德大将军,负责城关平原军务。他会带你去与主管分田的吴韦会面。大将军,伍明的一应食宿俸禄就交给你代为安排了。”

再生稻和土豆推广需要伍明与吴韦紧密协作。

吴韦事务繁忙,不宜为了此事专门召回,薛杉杉便将两人会面一事交由谢常德负责。

随后,她下发谕旨给伍明,任命他为官,并让人将谕旨送至各县,以便地方官配合伍明的工作。

处理好这些事务后,薛杉杉带着两千护卫,迅速返回青阳府。

在抵达青阳府之后,她没有片刻休憩,径直前往县主府。

换上一身便服后,她便吩咐人将送信而来的梁文带至面前。

"县主大人!"

一名皮肤黝黑,身材矫健精干的男子跪在地上,恭敬地向她行礼。

"免礼,梁文,你且坐下说话。"薛杉杉语气和蔼,开始询问。

“你曾提及,戎国已成功研制出轰天雷,威力巨大。那你可曾亲眼见过他们使用轰天雷的场景?”

梁文回答道:

“县主,轰天雷的研制地四周布满了重兵,寻常人难以接近。我们这些都是安和郡主的陪嫁人员,一直受到戎王的严密防范。因此,除了郡主自幼的贴身侍女凌兰,其他人皆无法进入府内,只能在府外另辟小院,为郡主效劳。”

“关于轰天雷的事情,我是听郡主派遣的凌兰出府口述告知的,我自己并未亲眼目睹。”

薛杉杉又询问了府邸的大小,以及他们小院与府邸的距离。

“你们在外头的小院,可曾听到府内传来过奇怪的声响?”

薛杉杉取出了一支火枪,让人在院外演示了一下那种爆炸的声响。

他摇了摇头:“从未听到过这样的声响。”

听到这回答,薛杉杉心中已有了数。

根据梁文的描述,戎王现居的府邸面积大概是青阳府县主府的两倍大,院内还有一片梅林。

研究震天雷的院落便位于梅林后方,再往后便是荒地和山峦,地势相当僻静。

然而,即便地处偏僻,整个王府的空间也有限。

若轰天雷的威力真的强大,即便是小号轰天雷爆炸,也应该能在府外听到动静。

戎王将研究场所设在府内,足以证明他们目前所制作的成品爆炸声较小。

爆炸声音小便意味着威力不足。

他们目前所研究的轰天雷配方与自己所掌握的应该还相差甚远。

然而,配方的研究具有一定的随机性和运气成分,只要找到规律,也很难保证他们在未来的日子里无法试验出威力更大的轰天雷。

“你们郡主是否知道,戎王的配方是从何处得来的?”

这是薛杉杉最为关心的问题。

“是郡主的贴身丫鬟芝华献给戎王献上。轰天雷的研发也是由芝华一手负责。至于为何郡主的丫鬟会突然变得如此聪明,甚至了解到轰天雷的配方,郡主也不得而知。”

芝华只是略识几个字,怎么会能够研制出轰天雷的配方?

作为内阁女子的贴身丫鬟,她更不可能接触到如此重要的军国机密。

而且,种种迹象表明,夏国对轰天雷的配方一无所知。

否则,即使是半成品,当初也应该拿出来震慑联军,而不至于束手就擒,签订屈辱的城下之盟。

如此一来,芝华提供的轰天雷配方就显得有些神秘了。

难道芝华也像她一样,是从后世穿越而来的?

轰天雷的制法其实并不复杂。

对于后世的有化学知识的人来说,知道轰天雷的基本成分应当并非难事。

这个解释似乎是最合理的。

然而,薛杉杉却无法理解为什么芝华没有将这个配方献给夏皇,而是选择了给了敌国。

虽然这个疑问在她的脑海中闪过,但她很快就将这些思绪抛诸脑后。

那个丫鬟是如何得知轰天雷的制法,又或者是她有何意图,这些都不重要。

重要的是,她确定这配方并不是她麾下的人泄露出去的。

当然,如果将来那个丫鬟落入了她的手中,她一定会以叛国罪论处,以示警醒他人。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失去所爱后我得了失心疯有迹可循,落子无悔逼她入东宫,良娣只想逃离她在酸涩文里以理服人作精重生,携空间抓人贩又虎又凶月阑风烬起秦王读心后,我成了他的蜜罐子最后还是跟了你重逢在恋综渣女快穿:男神皆为裙下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