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幕里的图示开始变化,乌江的防线已经被建设完成,追兵也在日夜兼程,这是又一次考验。
然后,他们就看见了红色箭头代表的军队,三路共同突破乌江天险的结局。一时间各时空的帝王将相们都愣住了,最后不约而同的得出了一个结论,双枪兵,名不虚传。
随着遵义,娄山关,松坎被快速接连拿下,一个豁然开朗的局面被打开了。
不过真正让古人吃惊的是,整个过程中,总是会有老百姓来给这支部队提供各种信息,特别是那条攻打娄山关的小道,也是因此被他们知悉的。
这一现实,对他们带来的冲击大过了缴获的烟枪比真枪还多的可笑场面。
“三大纪律,八项注意啊。”诸葛亮自言自语般的说道。
“打下遵义后,我军从战略转移开始到现在,第一次真正意义上得到了战略休整的机会,也是在这里,改变中国命运的会议因此召开。”
接下来的时间,各时代的帝王将相,文人精英们第一次看见了新时代的决策会议是如何召开的。
从先解决军事问题,避免政治问题干扰的大方向定调,到参会人员的逐一发言,和对发言有理有据的辩论,到最后用集体表决的方式,通过的新决策层的建立。
这样的一次全景展现,让无数古代的精英人物们感受到了冲击心灵的震撼,他们意识到了自己看到的不是一个所谓君明臣贤的美好图景,他们看到的是一个新时代的到来。
“群龙得首自腾翔,路线精通走一行.左右偏差能纠正,天空无限任飞扬。随着错误被纠正,敌军四十万人的包围圈也开始逐渐聚拢。”
诸葛亮看着地图里的行军路线,自然判断出了他们要北上入川,但随即这支部队在一个叫土城的地方被敌人大量的兵力围困,进入到了拉锯战情况。
这样的变化让很多古人都有些始料未及。
“因为当时情报翻译出现了错误,导致误判了敌军的数量和精锐程度,从而引起了这次拉锯战。”萧盼盼解释了一下发报的翻译问题。这才让各时代的军事家们理解了,“他”为什么会反常的,突然发动这场战役的原因。
“介于局势的恶化,军队发布命令,撤出战斗,西渡赤水。”
地图里高亮出的三道封锁线,将这支部队再次围困了起来,逼的他们进入了川滇黔三地交界,最后进入云南。
这样的包围,要怎么突破?朱元璋思考着。
“随着军队进入扎西,敌军也西渡赤水河,其余的包围部队也逐渐聚拢,四面包围再次形成。”
随即,古人们就看见这支部队以声东击西的方式,调动了大量滇军向西聚拢,而主力却向东急行,再次渡过赤水河,攻向了黔北。接着就是大量的敌军跟着向赤水河方向前进,试图在这里剿灭这支部队。
看到这里的朱元璋立刻明白了过来,突破的机会就在这样的穿插运动中。
不止是他,各时代的军事家们也都看到了这一点,特别是孙膑,他发现这样的行军方式真是无比的对自己的胃口,他很喜欢。
紧接着,各时空的人见证了这支部队在几日之内,横扫五百多公里,再次拿下娄山关,遵义等地,并歼灭敌人嫡系两个主力师,黔军八个团,俘虏一千余人,缴获枪支一千余把,子弹十万发和各种物资的结果,一时间也是心潮澎湃。
“西风烈,长空雁叫霜晨月。霜晨月,马蹄声碎,喇叭声咽。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从头越,苍山如海,残阳如血。”
李白觉得自己要醉了。
“敌军的围剿并没有结束,凯申在得知遵义再次被攻陷后,亲自飞赴重庆督战,并调动了40万正规军再次合围,意图将我方全部歼灭在遵义地带。”
又一个密不透风的包围网出现在了光幕里,一些古人光是看着都心力交瘁了。
但随着再一次的军事运动,大量的敌军部队被调到了黔北,而因为对手表现出的战斗力,这些敌军不敢贸然追击,眼睁睁的看着这支军队再次渡过赤水河,进入了川南。
“这是一次大张旗鼓的渡河,就是为了调动敌军跟着进入川南。”萧盼盼解释道。
萧盼盼话音刚落,光幕里,代表这支军队的红色箭头在渡过赤水河后便突然消失了。一些军事经验丰富的将领立刻得出了结论,这支军队要北上,渡过长江,这样就能突破包围圈了。
就在数不清的敌军开始涌入川地时,红色箭头再次出现,直接向东北方向插入,向东第四次渡过了赤水河,回到了黔北。
看着那些被再次调动回黔地的军队,孙膑乐了。他已经确定,这个包围网被对方完全玩弄在了股掌之中,如果看不透这一点,此战必输。
而萧盼盼也证明了他的判断。
“凯申以为这是我方要重过乌江,于是再次调集大量的兵力进行围困,并认为这是最后一战,于是亲自飞抵了贵阳,准备庆祝自己的胜利。但他根本不知道的是,“他”一直以来要的就是调滇军出云南。”
听到这句话,朱元璋彻底明白了。“将军抽车!”
各路部队因为贵阳地区的风声鹤唳而纷纷向此地驰援,声东击西的再次上演,让这些部队误判对方要去湘西,故而再次向黔东方向推进。
但所有的古人此时都惊叹不已的见证了那神之一手的出现,那枚红色的箭头从容的跳出了包围圈,进入了云南,随即北上金沙江,从此,百万大军的包围圈不复存在,真的是天高海阔了。
萧盼盼没有再说什么了,只是让光幕一点点的把后续重新了出来,巧渡金沙江,飞夺泸定桥,爬雪山,过草地。还有那危机不已的草地分兵。
最后这一切在吴起镇尘埃落定。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此时的李白真的已经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