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华记得陈国史书上记载,陈国刚立国时,高丽曾特派使臣朝贺。
没想到如今却换了主子。
"不提这高丽,就说这倭国,陈国强盛时,倭国每年都向陈国进贡,以微薄之礼换取无数金银,而如今,倭国见陈国屡屡被蛮族欺凌,不但不念及旧情,竟然也心生不敬,时常劫掠陈国沿海。"毛新园叹息道。
在任何时代都有为国家命运扼腕叹息的仁人志士,毛新园虽然话不多,但也是心怀家国之人。
亲眼目睹陈国百姓遭受异族凌辱,他心中愤愤不平。
奈何陈国还沉醉在天朝上国的美梦中,官员们沉溺于南方的繁华温柔乡,不思进取,对不断面临的危机视而不见。
陈华脑海中涌现出一些记忆,他对高丽和倭国的了解不多,但可以肯定的是,这两个国家也因为历史的改变而发生了一些变化。
在架空的历史叙事中,此时的高丽仍沿用着王氏皇朝的旧称,并未更改为朝鲜,因为在这个时空里,朱元璋及其明朝并未介入半岛事务,李氏王朝亦未曾借助外部力量实现朝代更替。王氏高丽王国在北方蛮族的支持下维系至今,故其国号一直保持为高丽。
尽管如此,历史中的变奏并未阻止倭国(即日本)的侵略野心,丰臣秀吉治下的日本同样展开了对外征服行动。然而,在这一版本的历史中,高丽并非因明朝或朱元璋的影响而得救,反而是通过蛮族的抵抗成功击退了倭国的侵犯。这次战败,使得倭国对高丽(陈国)愈发轻视,尤其是在进入了德川幕府时代之后,日本的海盗及浪人时常觊觎并侵扰富裕而军备松弛的陈国沿海地区。
面对现实困境,陈华王振聋发聩地表示:"毛监长无需过于忧虑,空谈不若实际行动,唯有自身强大才能抵御外侮。只要我王之军队强大起来,何愁抵挡不住胡虏与东洋的挑衅。"
对此,身为少府监正监长的毛新园回应道:"殿下所言极是,若我也仅止于空谈而不务实际,那岂非也成了只会纸上谈兵的儒生一般。"
陈华点头赞同,深知实力才是硬道理,所谓“真理只在大炮射程之内”,这是他秉持的治国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