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我跟马总保持着联系之外,我从蓝总这里离开,只跟穆副总聊过一次QQ,说了我必须离职的缘由,然后就再也没有联系过,哪怕是在人才市场见到后续的人事部的人进行招聘、他们有招聘专员在我的群里说话,我都没说过任何的话。
各自安好,就是晴天。
从蓝总公司离开后,遇到一个同行的老板,他希望我去他的公司,因为厌烦了这个行业的高离职率,我还是拒绝了,他跟我说的一句话,我到如今还记得,“邹姐啊,你在这个行业太多年了,离开这样的行业你没资源、没知识储备,长处变成了弱势,优秀的你会发现你啥都不是!”
其实这句话我婉转了一下,现实里的那句“屁都不是”让我耿耿于怀,直到后来我发现确实是如此的。
忽然就想到了2002年的时候,去龙盛那年之前,跟纺织行业的一位招聘经理聊过的天,“姐姐,第一你年龄大了,第二你所在的行业壁垒严重,你到纺织企业,人家拿你当白丁你委屈,不拿你当白丁人家委屈。”
我当时回答她的“管理是相通的!”
这句话,后来证明,不太行的通!
我从蓝总那里离开后,很快找到了一个通讯业的商贸公司的人事负责人的职位,正是手机功能机和智能机的交替时节,相当于智能机的黎明时分。
老板也是比我小十岁,正是年轻有活力、有冲劲的时候,有眼光、有行业积累,之所以人员流失严重,一个是功能机的销量大幅度下滑,而智能机还么被大面积认可和接受,青黄不接的阵痛时期,很多人坚持不下去了,转而离职,寻求更稳定、更有保障的行业或职位或公司。
我在这个公司坚持了半年,也是看不到希望才选择离开。
缘由也是北京一个同行来冀北市做公司规划整改,那边是个餐饮公司,急需转型和发展,因此联系我看看是否有意向去“开荒”。
老板和老板娘跟我年龄差不多,从小摊贩起家,到2012年的时候拥有五家店面,只不过所有的店面管理要么是兄弟、要么是小姨子、小舅子、连襟管理,思了变,就有了行动,有了动作,就会动了别人的奶酪,即使他们夫妻俩是创业者、是老板、是给亲戚朋友饭吃的先遣部队,依然是被抵制的、被反抗的。
在我看到换个采购司机都不能顺利进行的时候,我思考着退出这个团队,最后一根稻草是老板带着五个店,跟他朋友也是同行的老板的三个店做日常管理的PK,除了旗舰店挤进了排名前三之外,剩下的店,都在后面,他朋友的三个店分类1、2、4的排名。
我离开了这个急需改变的团队,同样是半年的时间。
后来又去了一个年轻人的公司,这次是总经理助理的岗位,老板是个女士,跟她做 了三个月,等试用期满的前一天,我选择离开。
我不得不思考,我究竟要做什么!
后来,寻求一家做化妆品的商贸公司,老板和老板娘都比我略大,之前没有人事部门,等我入职了发现,办公地点在一个高档小区的住宅办公,也是老板他们家的楼下,
全公司后勤人员十几二十人,只有一把钥匙,在办公室主任手里,这个人是老板从老家带过来的一个姑娘,从公司成立之初就在公司工作。
财务科七个人,除了出纳室老板的侄女之外,其他的人都是冀北市本地人,负责各种结算或记账业务。
仓储部门在仓库所在地办公,有四个人,负责仓管所有的相关的工作,是老板的侄女婿、出纳的丈夫负责。
客服部门四个人,负责下游代理商或经销商以及个人业务的服务工作。
我到了以后,从隔间里选了一个办公室给我,然后配了一个男士,给我做辅助工作,是老板娘的侄女婿。
后来经我招聘,选拔了一个策划的小伙子,也会使用绘图软件,刚从北京回冀北市,很秀气,家是冀北市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