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费真在终南山雷公寺师爷处住了两日,早晚晨钟暮鼓,禅香绕室,宁静致远,方才明白,为何世外高人,都寄身于这佛堂寺庙,当真是修行之所,身心都能受到这山水的涤荡,再多的烦恼苦楚,还不是一缕云烟,转霎即逝。
这两日,崔浩带着小师妹,游历各处寺庙,次日一早,他们去到最远的弥陀寺,烧香礼佛后,穿寺院后门,向后山爬去,行到山顶,眼前乃一万丈悬崖,向左右看去,一眼望不到边际。
“师妹,你看正前方,那雾气浓郁的地方,就是青风村。”崔浩指着正前方,不足两里地的寨子,对费真说。
“是吗?这么近?”费真喜道。
“看似很近,下山走过去,许有七八里不止。”崔浩说道。
“怎么下山,没有路啊?”小六子凑过来,问。
“右边的山脊,有一条陡峭的小道,可供行人通行,只是这会儿尚早,道路湿滑,容易摔下悬崖,等到日上三竿,太阳晒干了水汽,方能行走。”崔浩说道。
“走慢一点,不会有事的。”费真无惧无畏。
“不可,公子”,小六子立马反对。
“要不,过去看看?能行就走。”崔浩折中道。
四人沿着山顶的小道,走了半刻钟,到了山脊处,一看,小路有一丈见宽,两边用木头架起了栏杆,方便行人扶着走。
“一年没走这条路,倒是修好了。”崔浩惊讶道:“我记起来了,曾听父亲说,弥陀寺的住持是师祖的徒孙,前两年生病,是青风村的大夫,治好的。”
“呀,”费真和小六子,同时叫出声。
“那大夫可是姓黄?”小六子问道。
“你如何知道的?”崔浩诧异道。
“个中详情,待我私下告知师兄。”费真答道。
(二)
四人沿着山道走了近两个时辰,来到青风村,青风村村子不大,三十户人家,稀稀落落坐立在青风山前面的斜坡上,月华和黄济的家在寨子的最左侧。
听说他们是来找黄大夫的,村里的小孩蹦蹦跳跳地走在前面,给他们带路,四人穿过凹凸不平的小路,来到一座两层楼高的小院前。
“花儿,花儿,有人找你爹。”孩子们在院门外喊。
“我爹出诊了,没在家。”清脆的女孩声从屋里传来。
“哪位病了?”这时,屋里走出一位,十七八岁的少女,怀里抱着婴儿。
“翠翠姐,是他们找黄大夫。”孩子们七嘴八舌地说。
费真怔在那里,这哪里是月华?她怀里的孩子是?
“你们?”翠翠走近,再次问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