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书城网

字:
关灯护眼
我的书城网 > 陪你一起忆乡愁 > 第37章 消失的乡音

第37章 消失的乡音

37,消失的乡音

刚才听戏,我注意到了一个细节,他们的唱腔中带着中卫土话。短短的一个半小时时间我听到了如子么、兀那、支应、比对、牙行、出跳、包弹、谈羡、打搅、犯嘴、合该、使乖、行短、和哄、怪道、活泛、淡话、过犯、端相、点卯、营干、营生、囊膪(chuǎi)、一世界、二和药、不上串、不受用、冷合合、内官子、大模厮样、五黄六月、秧秧跄跄、不当豁豁、波勒盖子、立马短时等方言。

中卫土话在全国都是很特殊的,很特别的,即使在宁夏也是独一无二的,就是一个县的,河南边的与河北边的,东边的西边的口音还有很大的差距,这个现象曾经引起了语言学家的注意,不少人到中卫调研、采风,捕捉和研究这个特书的语言,着书立说,研究成果不少。

我的故乡地处边陲,作为边塞重地为了充实边防,自明代起实行屯边制,朝廷地从山陕、冀鲁豫、江淮吴越等地动迁百姓来此,这些人中有军人、兵士、移民、罪囚及官吏、从眷等,他们与当地人杂居共处,所操的语言互相影响,形成了以秦晋方言为基础,杂以齐鲁燕赵语、江淮语甚至吴越川浈语等多种成分混合的中卫方言。也有人认为,是西夏的一些语言遗留在了这片土地上,成了独特的方言。如人称代词,就是阿们,阿在这里是第一人称代词,也可以是复数,也可以是单数。带有元杂剧味道的还有“兀”的用法。这是个指示代词,指与说话者距离较远的人或物。兀个人别是个当医生的。兀呢,就是那里;兀些,就是那些;兀个,就是这个。比如,骂一个人做事不妥,可以说:兀是个半仙么。引伸义还有说“仙活”,就是做事不牢靠、靠不住。

我的故乡祖父辈儿的人,都不会说普通话,几百年,甚至上千年来的血脉传承,让封闭自守的一方土地传承了一方语言。当地人常说“拾掇”“呢吆”,比如你吃呢吆?意思是你吃还是不吃;你走呢吆?就是你走还是不走;你“拾掇”的咋样了?意思是你的活干的怎样了?你的学习怎么样了?说少喝一点酒用“少涨一点”,

乡音只属于故乡,对于出外工作离开家乡时间很久的人,久别他乡,故乡的音语渐渐模糊在普通话、四川话、广东话、山东话,河南话……

我们这次几个同学回乡,也可谓是“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屈指算来,我们离开家乡30年了,为了谋生,为了工作的需要,为了交际的方便,我们努力的学习普通。

曾几何时,我们的乡音被别人认为是土老帽,土得掉渣啊!它成了乡下人和城里人的鸿沟,别人一听你的声音就知道你是从陕北的黄土地来的。好多外地人没有到宁夏中卫去过,他们听我们的声音误认为我们是陕北来的。

刚开始说普通话,把舌头捋直了,整个面部肌肉全在用力,虽然有一些成效,但是别人认为我们说话怪怪的,说的是一种带着方言的普通话,普通话四声齐全,而我们咬文嚼字多是三声和4声,鼻音太重,听的人们难受,看的人也难受,有时候别人还听不懂。

当在人潮汹涌的街头,每每听到乡音传来,不管识与不识,都很激动,老乡见老乡,两眼泪汪汪。

乡音是条线,既划分了时代,又隔阂出城乡。现在回到家乡,孩子们都收到了良好的教育,老师也讲的是普通话,孩子的接受能力也强。到了这年轻一代,乡音和普通话之间的转换已游刃有余。看样子干什么都得从娃娃抓起,教育,从娃娃抓起,足球,从娃娃抓起,学普通话也要从娃娃抓起。我们这一代人没有学好普通话,是年轻的时候耽误了,8岁以前上学没有受过教育,上学校了,老师用当地的方言给我们讲课,等我们走出家乡了,语音的能力已经定格了,乡音就很难改变了。

乡音,将来会在普通话的推广中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消失,但它不会消亡,我们对故乡的眷恋,也包括那独特的浓浓的乡音和方言。一方水土一方人,我是这块土地生养出来的,是说的这个乡音走向社会的。人,无论走得再远,钱赚的再多,官做的再大,也是父母生的,乡土养的,乡音便是故乡的魂,乡音便是给你身上带的故乡的烙印,是一方水土养一方人的标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荒野绝境:末日求生末世尖兵法则慕少年:太傅大人他风华绝代末世电竞救赎给将军送粮后,竟成了我的小娇夫穿越七零:小媳妇爱作天作地绝区零:我是个很普通的人废雌被弃?她唱国歌拯救了全星际九等公民离职后,我的外卖爆火万千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