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开始,研究团队在崖州湾等试验海域,投放了多个牡蛎滤床。
牡蛎滤床,可以改善珊瑚礁区的海水质量,促进虫黄藻的光合作用,进而提高珊瑚区的透明度。
“虫黄藻是很奇特的藻类,”研究团队的总设计师曾对耿岳说,“石珊瑚的生长,需要充分的碳。虫黄藻在呼吸代谢中,会产生二氧化碳。在酶的作用下,它会变成碳酸钙骨骼,最终利于珊瑚礁的生长。”
数月后,研究团队在试验海域培育出了百万个牡蛎苗和贻贝,珊瑚礁的生态修复工作日渐成形。
和促进虫黄藻的成长相一致,研究团队的修复方案,充分考虑到了“珊瑚区生态系统的链式关系”。
大家很明确,要想修复珊瑚礁,就不能只关注珊瑚本身,还需要培育净化水质的贝类等密切相关的共生物种。
除了修复,研究人员也很积极地潜入水底“种珊瑚”。
耿岳还记得,当珊瑚移植筏抵达试验海域后,他就穿着潜水服跃入海中,把已经分解好的珊瑚苗床,逐个种入海中。
他相信,假以时日,百万株珊瑚一定能茁壮成长,届时海底的珊瑚花圃将会蔚为壮观。
没错,在海洋保护工作者的眼里,世界是如此简单而又缤纷。他们所做的,无非是保护海洋生物的栖息地,维持海洋生态平衡,尽力保护濒危物种,促进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发展。
为了这一天,耿岳等了十年。
然而,遗憾的是,在这十年之中的第二年,试验海域遭遇了剧烈台风,刚培育的珊瑚苗床,在惊涛骇浪中化为乌有,“种珊瑚”的计划被迅速颠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