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上午,考古队继续展开提取文物的工作。工作进行到后半段,往往比前期工作要难。
打个比方来说,就像在火锅里捞食材。一开始,哪哪都是牛肉、毛肚、肥肠,随手一夹就有。
但这火锅吃到后面,食材不多了,食客们要想把这锅里捞干净,就得拿着勺子、漏勺,在锅底划来划去,捞来捞去……
考古队现在就面临着这样的问题。
要知道,如果收尾工作做得不够细,保不齐还有“漏网之鱼”,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
所以,尽管他们查找的速度变慢,双手摸索好一阵可能收获寥寥,也只能耐着性子去探去找。
转眼到了收官这一日。凭经验,郭超仁往距离沉船两米远的地方探了过去,不久就摸到了一个类似于桅杆的木质物件。
郭超仁不敢轻举妄动,出水之后立刻把这事汇报给王逸少。
王逸少整理材料后,临时召开一个短会。在会上,王逸少说,这个桅杆是主桅上断裂的一截,作为有机物质它埋在泥土里已经十分脆弱,一般的文物提取方式,恐怕会对它造成损伤。
所以,最好的处理方式是,采用临时固型提取技术。这项技术,是浙大的一项研究成果,目前已有一些考古机构进行了采买。上海水下考古研究所,也在其列,但买来之后他们还没用过。
最后,王逸少说:“藜芦醛容易结晶,我们必须对双层水下密封保温瓶进行检查。本来想给大家放个国庆假,没办法,只能延后一两天。”
参会的人员,有些听说过这种技术,有的还是第一次听说,比如童婳。
散会后,童婳跟着王逸少、郭超仁前往往工作间,想要一睹为快。
郭超仁也没少跟她讲解,临时固型提取技术的独到之处。
原来,十余年来,在国外就有一些提取脆弱文物的技术,但这种技术无法做到对脆弱文物的“原状提取”,势必会丢掉最珍贵的原始信息。
后来,浙大的研发团队,受到了田野考古的启发,开始以“原状提取”“可逆”为目标,寻找一种类似于环十二烷、薄荷醇的材料。
在田野考古中,为了给脆弱文物定型,考古队会使用环十二烷、薄荷醇来对文物加固。
一个案例是用环十二烷固定了蜥蜴的骨骼化石,另一个案例则是用薄荷醇提取了秦俑坑出土彩绘遗迹。
直接搬用这两种材料,并不可行,因为材料密度比海水小,它们不能很好地应用于水下。
在2018年前后,浙大考古学院实验室,便着手去寻找适用于水下提取的材料。经过好几年的研究和实验室环境应用的验证,他们终于找到了最适合进行水下脆弱文物提取的材料——藜芦醛。
2023年,浙大考古学院利用藜芦醛进行了实验。他们在福建漳州圣杯屿元代沉船遗址,成功提取了一根长达30米的竹篾。
实验成功,意味着藜芦醛这种可挥发、可醇溶的材料,非常适合作为水下临时固型材料。
在世界范围内,临时固型提取技术的运用,还是第一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