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说吴玉霞为什么这么不待见郑爱玲,或者说郑家人?
其实理由很简单。
一嘛,当然是因为刚刚她过来的时候,看到她们‘欺负’江沐瑶的事。
二嘛,那就离不开这些年江福德回来打感情牌,从她们母子几个嘴里夺粮的事。
江福望跟江福德是亲兄弟,粮食给出去他觉得是念着兄弟情分,自然不会有这个感觉。
但她跟江福德又没感情,自然对他有意见。
郑老太和郑爱花都忍得难受,看不得郑爱玲这副窝窝囊囊的样子。
两人对视一眼,郑老太毕竟要长一辈,啧了一声开口道,“亲家大嫂,你也别急着挑理。”
“我先给你说说男方家的条件,你听听哪家姑娘不想嫁过去享福。”
她也不需要回应,没给人插话的机会继续道,“那小伙今年二十岁,高中毕业,正儿八经的知识分子。”
“家里爹妈都是正式工人,上头就一个姐,早就嫁了出去,嫁的男人是个干部,条件没的说,早就放话弟弟结婚她给掏一百块钱彩礼。”
“人家可说了,不在乎城里乡下,就想找个听话懂事的姑娘,要是没工作,等结完婚立马给安排一个工作。”
说着她斜着眼打量江沐瑶和吴玉霞的表情,意料之中两人脸上应该是被馅饼砸中的表情。
但江沐瑶没啥表情,吴玉霞的表情也很寡淡。
她继续加码,“亲家大嫂,孩子年纪小不懂,你该明白,这要是嫁到城里再给安排个工作,可就能吃上商品粮,那享福的日子在后头呢!”
她觉得,没有哪个乡下人听到能吃商品粮能不动心的!
要说吴玉霞对于江沐瑶能嫁给一个条件这么好的人家,心不心动?
那肯定是心动的。
没有哪个当母亲的,不希望自己女儿嫁得好,她虽是大娘,那满心也是希望江沐瑶能过得好。
但前提是,这事没蹊跷!
不知道是不是先入为主的对郑家人没有好印象,尽管郑老太说的天花乱坠,她就是觉得,对方没那么好心。
有这样条件好的人家,她们郑家难道没有亲戚有女儿?
再不济,交好的街坊邻居,朋友同事,总有一个有女儿的吧?
她不先紧着她们介绍,还能赚个人情,反而想起八百年没走动的乡下侄女儿。
怎么想,怎么不对劲。
难不成是打算着用这件事拉拉关系,以后想要从她们手里得到更多的粮食贴补?
要只是这样,吴玉霞又觉得不是不行。
多出点粮食,能让江沐瑶嫁个好人家,她是愿意的。
而江沐瑶心里同时敲起警钟,她不管从哪个方面来考虑,都觉得郑家这个老东西没憋好屁。
如果说她们家跟江福德以及郑家的关系,如同江福望一家这么亲近,江沐瑶可能还会信上几分。
就算当初吴玉霞好心办错事,招来刘四狗,她也没怪她。
因为她知道,吴玉霞的出发点是为她好,这么多年的疼爱又不是假的。
可郑家这几个女人,包括没来的江福德,那都是吃人不吐骨头,表面还装腔作势的玩意儿。
她可信不着她们。
吴玉霞一手撑在炕桌上,开口问道,“那小伙子这么好的条件,咋不在城里找?”
郑老太太显然早就做足了充分的准备,张口就来,
“人家眼光高,要乖巧懂事长得好看的,这不爱玲一听,就想着大丫这个侄女儿,到底咱还是一家人。”
吴玉霞还准备再问,江沐瑶在身后拉了她一下,低声道,“大娘,你可是说了要给我招上门女婿的。”
“不管对方再好,我都不会嫁出去的。”
很好,江沐瑶精准的掐住了吴玉霞的脉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