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这么大的圆盘?”筐用双手比划了一下,接着说,“那样中间很容易塌陷下去,没有东西可以支持住呀!”
“会吗,会塌陷那!”王东想了一下,好像是的。
藤这个时候,表现出了一个头领应该有的水准,他说:“不要和大王说这些问题,不要说困难,大王既然已经提出来了需求,我们的目标就是想赶紧弄出来,想办法弄,弄得出来要弄,有困难就想办法解决。”
哎呀,王东听了这话,那心窝里暖和呀,藤果然是自己最早赐名的人,就是不一样,觉悟比其它人高多了。
不过技术上的这种事情,有些时候不是说他们不想做,而是真的没有那么容易。别看王东在现代是个宅男,但看到的东西,每一件都是经过人类万年的经验总结。
剔除了多少前人走过的弯路呢,只吸取成功的经验,这是多么伟大的成就。
一个小小的盘子,对我们现代人来说是一个简单的东西,构造没有什么特别,但是放到远古时代,那就是一个发明。
所以王东虽然很赞赏他们这种自我研究的精神,但是在自己力所能及的范围内,适当的提醒还是必要的。
后来王东就给了藤和筐一些建议,让他们的藤组人员开始研究怎么使用竹子。
我们知道,竹子可以破开,制作很多生活用品,竹席,竹椅等等,当然,用竹青来编藤筐,那也是可以的。
竹片的支撑力比藤条强一些,用这种材质,也许就能解决养蚕的大盘子的制作。
藤得到启发后,带领徒弟们投入到了研究开发的活动之中。
除了这件事情,王东让藤带自己去了席子布的制造场地。
自从席子布研发成功以后,藤花了很多精力到其中,刚开始几乎都是在想办法加快编制的速度上,但是效果不高。
而且最大的瓶颈是绳子的制作,一根一根铅笔芯一样那么细的东西,要人的手慢慢一下一下地搓,真的是太慢了。想要达到王东要的量产很难。
后来藤尝试了直接使用藤条皮来当做经纬线编制,结果得出来的席子布质量也还可以。
因为这种藤条皮的纤维含量很高,在水中浸泡一下,把肉质去除,然后用东西压平拉直。直接这样拿去编制席子布,虽然质量没有原来那种绳子编制的牢固,但是也还凑合,用来当做煮盐的过滤网,一点问题都没有。
经过这一次改良以后,产量越来越大,供应给煮盐当过滤网是绰绰有余了,这样就有了一些可以用来制作别的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