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恶。
可恶。
此时,百官瞧见魏忠贤执笏出列,内心咯噔狂跳。
这阉狗,要坏事儿。
早前明哲保身的官吏,有人欲出列阻挡。
观之,朱由校喝道:“退下,让魏忠贤说。”
魏忠贤内心狂喜,滔滔不绝说:“皇爷,老奴不才,斗胆归类。”
“其一,大明建国,太祖制定轻赋税,农税低,商税更低。然而,洪武朝起,朝廷始终未能全部征收税,每年基本征收八成,后开历任皇爷莫不如此。”
“其二,天启初年,叶向高废除矿税,地方商贾故意抗税,使得赋税收入锐减。”
“其三,朝廷规定税赋与徭役均由百姓独担,士绅不交税,不当差、不纳粮。故而,海量百姓把田地挂在乡绅名下避税。”
“其四,百官贪污严重,各地官吏层层贪污,克扣。以同乡京官印结,形成日益牢固的利益同盟,导致收税查贪推进艰难。”
“其五,海量土地集中在皇室,勋贵,官吏,乡绅手里,百姓穷苦,征收不出多少钱。”
“以上种种,导致可征收的赋税越来越少,户部被欠税越来越严重,国库越来越空虚。”
混蛋。
魏忠贤要干什么?
你说欠税就好好说欠税。
为何提出同乡京官印结同乡举荐连保?
为何提官吏,举人,士绅不缴税,不当差、不纳粮?
陛下早上诛杀三百多贪污宦官,再让陛下追查朝堂百官贪污吗?
你难道要鱼死网破吗?
带着大家一起死吗?
朱由校不喜欢魏忠贤,然而,他还是说到几处核心,商税低,官绅不纳税,土地集中于皇族。
然而,不等朱由校捋清楚,名叫宋师襄的御史执笏出列,出身东林的他义正言辞驳斥:“陛下,魏公公胡编乱造,叶相公废除矿税是因派去的宦官中饱私囊,引起各地百姓不满。”
“士绅不纳税,是洪武陛下制定的策略,两百年来持续推行,始终相安无事,与户部欠税不相干。”
“至于百官贪污,臣不太清楚,纵然有贪污,纵然有同乡势力,与魏公公执掌的东厂相比,依然是小巫见大巫。”
“海量土地集中于陛下,勋贵,官吏,乡绅手中,此乃铁打的事实,却为历代陛下赏赐或家族经营所得。”
“陛下,兼听则明偏信则暗,魏阉诬陷,您不能听一家之言。”
此争辩之言,说到百官心坎。
官绅不纳税,是宦官逼迫矿工起义。
勋贵,官吏所得土地,的确有部分为历任陛下赏赐。
有官吏计划跟进弹劾魏忠贤,朱由校出言阻止,言语争论,朝堂恐上演党争。
朱由校瞪了眼宋师襄,我和你无冤无仇,为何把我智商按在地上疯狂摩擦,反而记住魏忠贤的话,下令道:“田尔耕,派遣锦衣卫前去各地催账,拒不上交者,后果自负。”
乡绅。
商贾。
官吏。
皇族。
一个个趴在百姓身上的吸血虫,他迟早设法统统收拾。
拿了我的给我送回来,吃了我的给我吐出来。
掷地有声道:“李阁老,说说赈灾策略。”
宋师襄欲争辩,李国普抱拳轻咳,打断对方思路,执笏出列道:“陛下,陕西起义由灾情引起,当务之急趁着灾情可控,积极向陕西调粮,多设赈济点救济百姓,安抚人心。”
这时,英国公张维贤提醒:“李首辅,户部缺钱,哪来粮食赈灾?没有粮食,灾民越来越多,起义队伍越来越大。”
宋师襄恼火的补充:“从江南运粮,路途遥远,远水解不了近渴。再者粮食运到陕地,粮价居高不下,李首辅以为百姓能买得起粮食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