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道他们不好惹,那些人也不敢凑过来。
而见过血的族人谢鸣也只是给驱去凶煞之气,但气场、胆识他还是给人留着了。
毕竟太好欺负,去了南泉他们也接不住“天上掉下来”的馅饼。
路上走走停停,本来2个多月的路程硬生生走到6月中才到南泉县内。
但谁都乐意被浪费的个把月,此次加上官府的赏银,他们足足多了3万俩的家底。
若按人头分,他们每人都可分得上百两。
到了南泉县,老李就带着众人去了郊外的庄子。谢鸣为了立足人设,在县里买了上千亩的地起了个农庄。
庄子里头房屋都是仿制河满村造的,每家每户都有足够的屋子。
此次并没带来所有谢氏族人,因此还留下不少空屋。
老族长决定先空着,将来哪家需要再向族里购置。
等众人在庄子里安置妥当,老族长就抱着一个红木盒子给众人“分赃”了,他心里通透分钱还是挺公道的。
最后留了2千两在族里做家底,剩下每家都分得上千两白银。
谁都知道他们有这番造化是托了谢鸣的福,于是族里又额外给他了500两。
本来谢鸣给每户准备的房子都是用了心的,这边连这片的田地也是好打理的很。
如今又有了这么大笔横财所有人都安心的在这边生活下来。
事件很快就到了来年夏中,在南泉县定居的谢氏族人就收到了府城谢留山传来的信。
说老家今年滴水未降,地里无甚产出日子怕是难过了,众人望着自家地里快要成熟的粮食唏嘘不已。
可没过多久又传来西北那边遭了蝗灾,不少人怕活不下去已开始四处逃难。
听闻此事,谢氏族人心里开始阵阵后怕。
若是他们没来南边,这会儿在老家受罪的可就是自己了,到处都是逃难的人,那日子真不知怎么过了。
到了冬至,谢留地就传来消息说村里遭了几次贼,好在大伙手上都有本事,没出什么大事。
只不过老家是待不下去了,弄不好年前老乡们都会拖家带口的赶紧往京师或是南边逃难来了。
同时,片山村外的林子里隐隐闪着火光,不少外边听说这边日子好过的难民都聚到了此处。
短短数日这山头能吃的都被他们给扒拉干净了。
坐在那里的人双目无神的盯着不远处黑漆漆的林子,希冀着有什么能吃的出现。
“呼——”
谢杏猛地吸了口气悠悠的从痛苦中醒来,她清楚的记得上一秒死去的痛苦,怎的她又醒过来了?
难道刚才没死透,谢杏愤怒的敲了敲身下的木板,抬腿踹了两脚。
那已腐烂的不行的棺木顿时被她踢了下来。
谢杏猛然发现她可以动了,激动的心情让她立刻弓坐起身。
那埋在上头的土也不知咋回事,就这么被她拱开了。
“呀!那边地下有啥动静!”
林子里的人被突如其来的声响吓了个半死,赶紧聚作一团紧张的盯着那边。
刚醒来的谢杏听到人声立马出声求救,可惜开口她就被自己的声音给惊到了。
对面的人立马反应过来,再仔细一听察觉到前边发出响动的是野猪的叫声。
“快、快去抓住它,听声音就知上了年份。”
谢杏全身都是发抖的,此时即使她还没爬到地上,但也感觉得到黝黑的身体是何等肥硕。
她投生成了野猪?
猜到被抓后会是什么下场,她立刻就使劲拱起地上的泥土,想在对面那些人过来之前逃走。
可人算不如天算等她爬上那个土坑,周围已站满眼睛放光的人。
“抓住她——”一声令下,谢杏无所遁形。最后被五花大绑的抬到空地上。
当杀猪刀刺入她脖颈那刻,上辈子一幅幅画面传进她的脑海。
她生养的孩子都因着她帮扶娘家都没落得好下场,她如今的下场定是谢家祖上显灵了。
剧痛淹没她的悔意,谢杏终于彻底闭上了眼睛。
而其实县衙的牢房里也正上演这血腥的一幕幕,已多日颗粒未尽的犯人们,终于忍不住把手伸向身边。
就在谢杏闭眼那刻,她的好侄儿们也在声声哀求中渐渐失去气力直至没了声息。
片山村那边人发生了什么,河满村村民是不知道的,但他们知道谢氏族人去了南边的南泉县。
决定逃荒后他们就打算跟着谢氏族人一同过去投奔。
好在如今他们人数不少,个个手上也有点本事,路上相扶必会少去许多麻烦。
就在他们出发之际,南泉县的老族长也预料到这一幕,斟酌再三又把族人聚起来商讨此事如何处置,被他请来的还有之前那个老李。
眼下各家靠着之前的家底,都过上了真正意义上的好日子,家中有适龄学童都去了私塾。
如今有了条件又听闻老家的乡民落了难,纷纷表示愿意出力相助。没过上半日,他们就有了章程。
那边过来的人要与难民同行必是舟车劳顿疲惫不堪。
老族长便托老李带着十多个小伙前去府城找谢留地,让他一起帮着在周边接应来人。有人打点到时老乡入城也容易许多。
留下的族人就把庄子上能住的屋子都清理出来,再盖上几间茅屋。
而粮食、衣物一类的事宜,就看他们到时的情况,实在穷困的他们就多帮点。若是过得去就让他们自个儿打点。
至于是不是有人想留在南泉县那都是后话,等他们到了后再决定。
南泉县屋舍、粮食准备后半个月,河满村人才跟着老李他们来了庄子。一下子来了近7、8百人,庄子顿时热闹非常。
路上也有不少村民没有成功走完逃荒路,但总归而言绝大部分人能活下来也是万幸了。
见到以往熟悉的面孔,分别多时的老乡们顿感岁月无常。
族人们手中阔绰之前安排的就充分,来投靠的人都有了一席之地。
安定下来,村民们由谢鸣他们带着看了这边的水土。
之后立马就有人打定主意等灾荒过后,就回老家卖了田产来这边安居。
7年后,西北的河满村住进了新的居民,他们在那安居乐业。而南泉县外连片的几个农庄,也得了个名字叫“福满村”。
谢氏族人终是全都在这边定了下来。
让谢鸣意外的是,家中不少子侄没走科举之路而是上了战场,几十年后,谢氏成了陈国赫赫有名的将帅家门。
***********************
哎呀~写了15个故事了。
这几天很想写狗血文,就狂刷了200多篇的小短文找灵感。
然后我发现自己迷上了短文~呃
又狗血又土气,真的好好看啊!(强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