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顾远华汇报山河社的建设章程后,下午放课后山长召集学院所有夫子在书院议事厅商议创建山河社的章程,以及制定书院统一制服的章程。
夫子们听闻山长提出的创建山河社的提议,大部分的夫子觉得学子在书院就应该一心读书,山河社只会分散学子的精力,得不偿失。
见大部分夫子的反对议论声越来越大,孟夫子却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各位同仁,可否听孟某一言,诸位所虑之处也是孟某所顾虑的。但是我们教授学子圣人之言,治国之道,都是希望学子有朝一日能够金榜题名步入仕途,治理国家造福百姓。但光有圣贤之言,学子们却无实践之途,言之无物,将来难免要在初入官场的时候历经磋磨。如若品性坚毅或能成为一个好官,如若品性不坚难免会误入歧途,小则殃民,大至祸国啊。”
众人初听孟夫子所言,觉得不无道理,有些夫子开始陷入深思,议论声渐渐小了起来。就听孟夫子开口又说道:“山河社为学子自治,这样就给学子们提供了一个锻炼能力的实践途径。再者,山河社是在书院管理下创建,如何开展活动、如何管理学子等等是受到书院的监督和引导的。诸位也不用过于担心学子过度分心了。”
孟夫子在众人思考之时,又加了一记重锤,渐渐反对之声消失了。此时山长出声了:“嘉瑜所言正是我所意,你我教书育人这些年,所图无碍乎就是希望多教出几个利国利民的人才罢了。”
夫子们见山长所说也是自己的所愿,便也不再提反对之言。对于制定统一的院服,夫子们倒没有太多异议。
就见山长面上露出一抹狡黠的笑容,他开口说道:“不如这样,这次学院制定统一院服的事情,就交由山河社操办。也好检验一下在书院创建学生社团的实际利弊情况,诸位看如何。”
众夫子听闻也纷纷点头表示赞同。
第二日早课众夫子在开课前,纷纷宣布了书院要创立一个社团由学生自治的决议,下发了社团建设章程,供学生们传阅,并宣布将在3日后书院广场处开展第一届社员招收及社团管理要职的选取。学堂里的学子们一下子就热闹了起来,课堂后纷纷围在一起讨论着山河社的事情。
学子中有一个人并未加入讨论,而是拿着山河社的章程仔仔细细的研究着。他叫柏长庚是书院的一名工读生,因为父母离世的早,带着弟弟在街上讨生活时遇到了顾山长,顾山长怜悯他,又发现他聪慧机敏,便把他和弟弟一并带回书院,为他们提供活计,又安排他们读书,他们兄弟俩就在书院里半工半读地安顿下来。
柏长庚细读着山河社的章程,内心有一股压抑不住的冲动,在书院的这些年,他过上了自己从来都不敢想象的生活,每天能够吃饱饭、有书读,不用再住破庙,和乞丐野狗抢饭吃。想起自己和弟弟做乞儿的日子,他就一直感到迷茫和无力,不知道要怎样做,才能帮助那些底层挣扎求生的人,让他们能像个人一样活着。山河社的出现就像混沌迷茫中出现了一缕小小的火光,瞬间让他找到了方向,他也不知道最终是否能实现自己的愿望,但他必须要去尝试一下。作为一个底层普通的百姓,即使自己将来读书科考金榜题名,步入官场无权无势的他想一展抱负,依旧很困难。
如果山河社真的在书院成立并发展起来,那么社员间紧密的联系,会不断增强像他这样的普通百姓和世家子弟间地接触,从而能够促进一股势力的形成,无论是现在还是未来入仕这股势力都能对其中的社员起到一定的庇护作用。甚至随着社团发展的时间,未来会有更多的人加入这股势力中来,在朝堂上必然也会有不小的影响,一想到此柏长庚就感到热血沸腾。
书院中除了像柏长庚这样普通百姓家庭出来的学子外,还有世家子弟,他们在看到山河社的建设章程后,出现的不同的看法和派系。有的认为加入山河社可以提前让自己获得权力,以及更进一步认识更多世家子弟,还能拉拢更多的家世普通的学子,对自己未来的仕途上都是有利的。有的则认为这社团将会阻碍自己在书院里的超然地位,对社团的创建和加入社团都是持反对态度的。也有一部分热血的世家子弟充满家国理想,认为山河社可以成为自己施展才能的场所。
在学子们热火朝天的讨论中,顾远华在学习之外经常和宁言昊、徐之翰、苏庆舒,还有哥哥的兄弟们凑在一起商讨山河社招收社员的标准和考核方式。不过虽然创建山河社是顾远华的计划,但在课业上她没有丝毫放松,甚至更加用功,她始终记得科举之路于她只有一次机会,今年是一定要通过童试的。
三日后在严夫子和孟夫子坐镇下,顾远铮、宁言州、王祁阳、顾远华、宁言昊、徐之翰、苏庆舒等人在书院广场上召开了山河社社员招收大会。书院中大部分学子都早早到了广场,而像武仟源这样的小部分学子则没有参加。
学子们排成了7个队伍,分别在顾远华他们那边递交了报名表,同时他们按照商量好的招生问题,初步了解到学子们的个人情况和加入山河社的初衷。经过一天的筛选,最终确定了100个社员,并通过竞选的方式在这100人中优选出10位社团领导人。按照10人1组,创建了10个小组,每组选出1名组长,1名副组长。
至此山河社就初步建立了起来,后面就是要进行社团架构划分、成员工作划分、社团运作方式确立、成员内部培训等等,尽快组织人手开展书院统一制服地制作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