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人。”
朱由检开口道。
王驾大帐两侧的翰林走来,将‘罪臣录’拓本捧来,微微压低身子,使得上面三个大字清晰可见。
还在冥思苦想琢磨对策的洪承畴看见这拓本,愣了一下,脸色骤然变得煞白,连忙跪着向前爬去,哆哆嗦嗦道:
“陛下,不要啊陛下……”
此刻。
他腿肚子都在打转。
只恨方才为何没有以身殉国。
洪承畴痛哭流涕:“陛下此番,是,是在诛臣这颗忠心吗。”
“忠心?”
朱由检冷眸扫向这群遮掩帽檐,眼神不断躲闪的‘忠臣’道:“我大明朝但凡有一位忠臣,都不至于落到这番境地!”
“陕北赈灾的粮食”
“陛下,陛下……”
洪承畴两眼一翻,险些昏厥过去。
整个人虚脱般瘫软在地。
太可怕了!
杀人还要诛心!
文官们瑟瑟发抖,趴伏在地上,头抬也不敢抬。
“帮他体面。”
朱由检摆了摆手。
翰林挥洒笔墨,将洪承畴三族四代铭刻在书上,流芳百世。
不远处。
皇太极闻言,未等随行的皇帝亲卫动手,便抢先一个大滑步,钳住失神的洪承畴,双臂后扣。
“陛下。”
“处极刑。”
朱由检开口道。
“不,不!!”洪承畴无法接受。
在当初劝他降清的皇太极与朱由检脸上来回扫视,精神状态极为极端,又哭又笑,嘴里喃喃着,
你们是一伙的,你们是一伙的……
你们怎么能是一伙的呢。
这不可能啊。
……
大军缓缓推进。
围杀那些四处逃窜的女真贵胄。
无差别斩杀。
即便如此,所伏诛之贼尚不足这两年以来,女真在中华大地屠杀百姓的万分之一。
“由检。”
“在。”
朱由检转过身,面对朱元璋,微微垂首。
朱元璋沉吟道:“乱世当用重典不错,贪官污吏掼杀也可,可咱观史书自有明以来二百七十年,以杀止贪终归是只有乱世平定数十年内可用,可若为长久计则不可。”
帐内海瑞刚走出,身形便顿住了。
法典修完了。
恢复洪武祖制,拨乱反正也做到了,可他自然知晓,这只能在他那个万历时空与当下南明推行。
将乱不乱的万历,天下大乱的南明。
皆处在乱世用重典的范畴之内。
这也是太祖爷愿重新修订祖制的原因。
可若放在正统时期、成化时期,若敢推行这等重典……
海瑞心中沉闷。
贪六十贯剥皮揎草谁受得了?
他都能想到,这法典第一天推行下去,第二天就会爆发两广苗乱、诸王暴动、草原寇变等暴乱。
太祖太宗薨逝之后的时期,党派做大,如果动这些人,他们会毫不犹豫搅得天下大乱,造出一个人人唾骂、人人恐惧的时期。
直到将皇帝拉下马。
他们才会齐心合力平定自己制造的乱象,然后将这段时期一切罪责,推到之前的皇帝与帝党身上。
而他们自己,则成了安邦定国,挽大厦将倾的英雄,继续分封地盘,将盘剥压迫进行到底。
就算带着天兵平乱,可不能总平乱啊!
资源是固定的,虽说消耗的是十六个朝代的资源,但终有尽时,每次平乱都是巨量的资源消耗。
当维稳资金在某种程度上甚至追上了官员贪腐的数目,那又有什么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