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书城网

字:
关灯护眼
我的书城网 > 大明略 > 第415章 重点已不在

第415章 重点已不在

午后,裕王府。

仲逸正与朱载垕谈古论今,二人说的十分投机,无论秦汉、亦或唐宋,以史为鉴、以史为镜

正欲说起眼下东南江浙一带抗倭之事,谁知翰林院来人传话。

要去面圣

圣上旨意,谁敢违抗?与朱载垕交谈,更多还是尽一个侍读之责,面圣才是机会难得。

简单寒暄几句,仲逸便匆匆出了裕王府,按旨意,他还要先回趟翰林院,之后再去面圣。

此次不同以往,江浙抗倭形势久拖不决,师兄身在两军阵前,师姐也抵达海岸一带,二人安危身系一处。

此刻,仲逸恨不得一展他那轻功之术,直奔戚继光的大营。

若再不传他,仲逸自己都要主动求见了。

还好,此次面圣依旧与往常一样:就是君臣二人,一个老人与年轻人说说话、谈谈事儿而已。

仲逸十分喜欢这种面圣的方式,这一切都是得益于翰林院这个差事,若没有它,自己什么都不是。

“说说看,在裕王府,你们都谈了些什么?”,朱厚熜果真是奔着说说话来的,开口就是这么随意一问。

难得破例,仲逸被赐坐,看来今日是要长谈一番了。

“回万岁,微臣与殿下正说起秦汉、唐宋治理天下得失”。

才缓缓落座,仲逸又站立起来:所谓以史为镜、以史为鉴,可知得失、兴替。

好大一个话题,与同僚、好友说说尚可,权当发句牢骚而已,但面对君王,一旦言不得体,则会落个借题发挥、居心叵测之嫌。

倭贼来犯,久拖不决,当此形势,也只能试试了。

后世对朱厚熜的评价,说他忽智忽愚、多有猜疑,他虽不上朝,但将朝局紧紧把握,无论文武,皆在其掌控之处,孙悟空怎么也逃不出如来佛手掌心。

在仲逸看来,这位喜好青词炼丹的皇帝,从来就没有愚过。

为何?这个道理简单:若一个人真有智的时候,那他在愚时所作的错事,也很快能扭转过来。

怕就怕在:智的时候不是真清醒,愚起来,倒真是愚不可及。

大明这么大一摊子事:内忧吏治不清、外患北虏南寇民不富足、田不丰产海禁、税赋身为九五之尊的朱厚熜,虽说不上大智,但绝非大愚。

原本就打算好好做个翰林院的侍读,除掉严氏和戎一昶后,再将师父的兵法发扬光大,贤臣良将不敢说,但绝不会甘于庸碌一生。

不过,这一切在静远寺那场意外穿越后都变了。

在其之前,仲逸从来都没有想过:竟然还有那样的地方,还有唐小丫那样的人,那么多好玩的东西

得要换个活法,也要让大家换个活法。

数百年来,倭贼就从来没有消停过。

远的不说,眼下浙江一带闹祸患的,就是这帮贼寇。

有贼作乱,还让人怎么活?

仲逸心中暗暗思量:难得一次面圣,难得一次只有君臣二人,今日,得要换个说法。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千秋岁,我在古代搞基建被遗忘的角落:太平天国往事梦回盛乾之帝王征程封州王娶妻靠抽签:老婆是在逃女帝水源王一步一音紫鸾记无敌万岁爷重生刘协,假死后,曹操天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