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荣道“既然朝会之时,首辅已然说了要让辽蕃自查自纠,不若做得再大一点。”
杨溥闻言道“改辽蕃自查自纠,为天下藩王自查不法事?”
杨士奇点点头“如此,中央就必须派一个有一定重量的大员,王文确实合适。”
杨溥接着说道“那么,左都御史该谁?都宪之职责任重大,又监管百官,更是担着京察之责,不可不谨慎选择啊。”
杨荣轻轻点了点桌面,然后道“陛下长大了,太皇太后也已经准备退出摄政了。”
杨士奇默默点头,杨溥轻声道“也对,都宪之职的确需要陛下圣心独断了。”
陛下要抓权,三杨并不反对,说到底内阁不是丞相,可就是不知道陛下有没有足够的人手了。
权力这东西,就是三杨想让,朱祁镇也得夹袋里有人能顶的上才行。所以,这次就是三杨对皇帝的试探。
看看这位小皇帝有没有足够的识人用人之能,如果有,那么三杨就可以放心的交权了。
他杨士奇也可以安安稳稳的交出首辅之位,回家做一个家翁了。
这边商量着如何看皇帝识人用人之能的时候,英国公府,张辅与朱勇再次会面了。
朱勇喝下了一杯酒,然后苦笑道“兄长,弟弟还是过不去这个坎儿啊,虽说按照你交代的,将那些问话的人打发了,可我这心里,怎么就那么不是滋味儿呢?”
张辅道“那又如何?陛下想要抓权,收拢人心,这本就是应有之意。
当年少师(姚广孝)就曾劝过太宗,进了应天一定不要杀方孝儒这些人。
可太宗皇帝被方孝儒气的失了理智,首开史无前例的十族之刑,几乎将士林之心给彻底寒了。
如今陛下想要笼络人心,方孝儒这里就是个大坎儿。
赦免建文余孽自然就是应有之意了。否则你以为三杨能是那么容易点头的?”
朝堂之事,并不是话多的就一定能成,有道是有理不在言高,那些不说话的很可能才是真正做决定的。
今日张辅其实就是将自己当成了皇帝的木偶了,为的就是堵住一些人的嘴。
看着仍有些想不通的朱勇,张辅劝慰道“你自己都说了,方孝儒不入《忠臣传》只是入了《烈臣传》这本就是陛下给我们这些旧臣的脸面,怎么到了我这里你就改了一副嘴脸了?
人都已经死了,就是给个美谥又能如何?你我都是战将,还怕他们从棺材里再跳出来不成?”
朱勇恨恨道“兄长,你应该明白,散朝那会儿,我说的可不是心里话。
要不是你提前知会了,我也不会说这个话,如果方孝儒他们赦免了,你我的父亲成了什么了?反贼?这让你我将来如何面见先人于地下?”
张辅呵笑一声道“你这光顾着生气了,我给你传的话,是一句没听进去啊,他们可没进《忠臣传》。”
朱勇冷笑一声道“兄长也别骗我,我可不是那群不学无术的勋贵少爷,《忠臣传》、《佞臣传》、《二臣传》这些我都听过,《烈臣传》可有?”
张辅端起酒杯一口饮尽,然后隔空点了点朱勇道“你呀,记得吧,只要陛下说有,那就一定有,哪怕真的没有,那群书生们也会让《烈臣传》出现的。”
说着指了指皇宫方向道“只要那里的宝座上,坐着的还是太宗血脉,就凭那群穷酸?想要翻案?
你呀与其关心这个,不如多想想今日之事吧。”
朱勇闻言默默喝了一杯酒,然后有些激动道“难道陛下是准备开战了?”
张辅点头道“那你以为今日陛下为什么下那么大的功夫非要整出个削藩策来?
不就是怕汉文帝旧事发生?
好了你也别高兴的太早,瓦剌实力如何你也是清楚的,当年跟随太宗你也是对过线的。
也先是个什么人物你应该也看了九边的军报了,如果再次出关,你且好好的问问自己,你能赢吗?”
朱勇闻言摸了摸脾肉丛生的腰间,和有些隆起的肚子,猛的饮尽了一杯就后什么也没说。
张辅叹息了一声继续道“你都已经是这个样子了,你想想下面的人都成了什么样了?富贵才是磨人之利刃啊。
陛下让那么些个人组建乾清宫侍卫,又借你之手成立了幼军,不但日日操练,据说还用了一些古书上找到的训练特殊兵种的法子。
你不会真以为陛下就是为了满足心愿吧?
一旦边疆有警,你信不信,陛下定会发起一场大战。
如果那个时候你不能站出来,为咱们这些靖难功臣之后杀出一条血路。
阿勇,真到了那个时候,这五军都督府能当家做主的,恐怕就是正统功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