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书城网

字:
关灯护眼
我的书城网 > 根植黄土地 > 第86章 秦淮河畔(一)

第86章 秦淮河畔(一)

高加林一回到农村,他就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农村回乡知识青年,既然高考没有为他离开黄土地插上理想的翅膀,凭本事进了学校三年后被挤下,走后门参加工作又因其它原因被遣返,当兵显然过了年龄,那么他生命的根基就应该深深地植入黄土地之中。

现在的高加林也和农村其它年轻人一样,日出而作,日息而歇,过着极为普通的农家人生活。就当高加林时而在自家的责任田里满头大汗地挥锄扬锨;时而肩扛手提或背着一捆捆收获物行进在羊肠小道上;时而在家院的场地上面对着豆蔻和谷穗拼命地摔打着连枷;利用寒冬农闲时间不舍昼夜地为改变居住条件挥镢挖窑;或在建筑工地上身穿着布满漆点油渍污垢的工作服,背着土黄色的帆布电工包,不畏寒暑冒着生命危险上高沿低,安装电灯,抢修电路,为生活奋力打拼的这段时间里。我们故事中的另一个重要人物黄雅萍女士却步入了现代都市的快车道。

八十年代的第三个春天,黄雅萍随父母回到了她的老家六朝古都南京。

黄雅萍随父亲转业回到南京,就在白下区安了家。

回到南京的第一个星期天,黄雅萍的父母就决定回老家去看看,黄雅萍高兴极了。老家就是黄雅萍幼年一懂事便随祖母生活的叔父黄凯家,它位于秦淮河畔文德桥南的一条幽静的狭小巷子里。

这天大早,一家三口从杨公井站坐上了一路电车,沿着太平路南行,站在电车上的黄雅萍不时地望着窗外的移景,现代城市里面还保留着许多古代的建筑,黄雅萍思考着,这些劳动人民用石头凝聚的智慧的结晶,它们每个建筑物的背后都蕴藏一部人文史。

二十几分钟后,一家人在夫子庙站下了车。

由于路途不太远了,等车又麻烦,一家人决定步行过去。他们沿着健康路向东走了一百多米,残破的北楼牌挡住了去路,往南就是贡院西街。江南贡院位于秦淮区青溪南秦淮河北,东接桃叶渡,西邻状元境(立新巷),北对健康路,它最早建于南宋乾道四年(公元一一六八年),是明清两代应天院试和江南乡试的地方,是我国目前保存最好的古代科举考场。贡院街因江南贡院在此而得名。

黄雅萍小时候跟着叔父祖母多次来过这里,她记得叔父给她教过江南贡院大门两边的蓝字,“明经取士,为国求贤”,贡院门口这条古老街道的两边是明清时期的建筑,街道上的石条大都没了棱角。黄雅萍一边走一边追寻儿时的记忆。

一家人就这样又说又笑地走着,秦淮河北岸边的天下文枢坊挡住了他们去路,天下文枢坊是步入夫子庙的第一大门,就在雅萍的父母站在旁边一边指指划划着的时候,黄雅萍这时已经转过文枢坊站在了残破的文德石桥上,黄雅萍极目望着眼前这被称为“中国第一历史文化名河”的秦淮河上那泛着涟漪似动非动的流水,在寻找着朱自清散文里面的桨声灯影。

七八年过去了,秦淮河两岸没有什么大的变化。黄雅萍似乎在想着什么,这时她的耳边回荡着儿时祖母教给她的一首民谣:那是说秦淮河的,“五十年代淘米洗菜,六十年代洗衣灌溉,七十年代也还可爱!”听说到了八十年代鱼虾绝代。黄雅萍扶着栏杆,一阵心酸,眼里涌出了热泪,小时候每次过桥时都是祖母陈氏强牵着她的手,现在她还能捕捉到那时祖母的身影,一米五多一点的个头,穿着一身黑衣服,裹着小脚,扎着小腿,头戴着黑平绒帽子,掩盖着那像柿饼似的发髻,耳坠上挂着银耳环……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末日双生?另外一个我总想卖了我你是我的荣耀:余生有你足矣小欢喜:从书香雅苑开始收租大佬快穿,反派又把宿主宠上天原神:提瓦特的赌徒人在斗罗写日记,他们不对劲姐姐,爱我好吗?开局完虐四个丧尸病友还珠穿越之燕落雍朝情难断我在地图上玩穿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