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又有谁知,
那逆水之鱼此时已在云霄。
海阔凭鱼跃,
这风雨之城如同一个前兆。
天高,海潮,
鱼跃,浪涛。
持柴添薪方为煮,
身在其中起今朝,
滚滚泥沙翻江海,
一夜鱼龙舞逍遥!
沿着水路纵行十里,一老叟坐于岸上,身着棉衣,手持一斗笠,身旁一女子聚精会神的看着。
水面已是结冰,但却被老叟敲出了一个冰窟窿,托着一根竹竿,做钓鱼之状。
“父亲,您这是在钓什么。”
老叟笑了笑,指了指冰面上的雪。
“父亲,没有鱼钩以及鱼饵怎么钓到鱼呢。”女子有些不解。
哪里是没有鱼钩以及鱼饵,连鱼线都没有……
话音未落,一只鱼从冰水中跳了出来,如腾飞之状,惊起一朵浪。
这…
女子张大了嘴巴,看着老叟。
老叟也是有些惊讶,沉思了良久。
“怪哉怪哉,这鱼怎么会飞呢?”
“父亲,莫非你说的是。”女子似乎明白了老叟的意思,想到了什么。
“我说的自然是鱼啊。”老叟站了起来,以竹为杖,沿着岸边走进了暮色之中。
这老叟正是救了陈鱼之老叟,师从鬼谷之老叟。
纵横捭阖,冷心为上。
一曲邯郸,江水悠悠,
只看得那山水间满是冰雪,
何来什么人影婆娑云与月。
斯。
千山鸟飞绝,
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
独钓寒江雪。
…………
二月之后,春暖花开,赵高提笔在全国通缉令上划去了陈鱼之名,竹简上面只剩得了一个名字,张良。
……
…………………………
Ps:总结一下第一卷。
关于思想,墨家,儒家,纵横家等等,我介入了纵横家思维,但是元素又少,写不好纵横思维,所谓纵横,合众弱以攻一强,此为纵,或事一强以攻诸弱,此为横,什么智能双全让我写成了智勇双全,这是一个短板,总是写不好自己想要表达的东西。
群里偶然看到七月,告诉了我关于儒家以及战国野心家的墨家思维,自己有那么个思路,看了很多,选文体时候没有点架空,后来决定以纵横起手,很怕自己写不好,所以就这么模棱两可的,写完第一卷发现了太多不足。
墨家主张的“仁“,是兼相爱,交相利,是要利益的爱。
这是一种普遍的爱,是理想化了的人与人之间的一种平等关系,批评了儒家什么的我学识浅薄不敢发表见解,只是想在纵横和儒家之间找出一个点,然后把这个点和网文融合,所以有了这第一卷。
当然我还加了其他元素。
思维还要慢慢去练笔,因为我写得属于不是架空的架空,更不像纵横思维以及儒家派别,杂乱一团加上主角光环,我没找到这种方式以及这个点。
关于阅历。
阅读与“阅历”有所不同,倒不是什么纸上谈兵,而是你无法身临其境,你在某一本书上看到的什么,思考之后,知道了这种方法,当环境与描绘的有那么点像的时候,总会有些手忙脚乱,阅读可以增加阅历,但取代不了阅历,要一边接触同时也要思考,走出去看看,哪怕是一棵树。
我也在读书,各种的书,但是说话还是中二,写的东西也有了点这种风格,这也是一个要练习的地方。
我是个新人,初次动笔历史让我略感沉重,好在这是网文,更好在我是个新人,写成流水账也没什么,自己要练的太多了,这里感谢一下读者吧,我尽量写成一个故事,看起来更像是网文。
和明总说过,我看过的小说少的可怜,所以我又找了一些网文,看着看着看上瘾了,熬夜也要看,等到看完了,恩,这故事不错。
还是要写故事,不那么离谱的故事,模仿不了古人的思维以及语言那就用现代的语言,写了一些诗词也代入了几句,我只想写得更像一个故事。
关于书友。
写作让我认识了很多人,就不一一列举了,刚好把这本第一卷写完,去群里瞧了瞧,我又开始了中二……
关于支持。
感谢,感谢读者,感谢亲朋好友,感谢一起在创作这条路上的各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