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辙与苏轼兄弟两人已行至无人之地,苏轼也顾不得大年初一不能哭鼻子的风俗习惯,嘴巴一瘪,就哭出声来:“我的压岁钱都给了你,我笑的出来就不错了,你还要我笑的好看,这不是为难我吗?”
苏辙仔细一想,好像这个道理也没错。
想当日苏轼将他剩下的压岁钱花完后,他也是难受的半夜没睡着。
装小孩子久了,装着装着,他都忘了自己身子里装的是成人的芯子。
苏轼瞧他沉默不语,试探道:“八郎,你能不能把压岁钱给我留一半?”
“不能!”
苏辙回答的是干脆又果断。
苏轼忍不住在他身后嘀嘀咕咕起来:“坏八郎,我再也不和你天下第一好了,我以后再有什么好吃的,就不给你吃了……”
苏辙连头都没回,扬声道:“六哥,你压岁钱都没了,哪里有钱买好吃的?”
“平素你有的好吃的,我也有,难道我会稀罕你的好吃的?”
这话一出,苏轼是愈发伤心。
过了元宵节,苏辙就听程氏说要带他去史家做客,更是道:“……你娘娘的娘家有个妹妹与你史同年同月同日生,也就比你晚生一个时辰而已,你可想去看看?”
苏辙摇头道:“不想。”
说着,他更是道:“天气好冷,我不想出门。”
程氏虽觉得这孩子有些奇怪,却是万万没想到这孩子竟知道想给他定娃娃亲的事。
其实说起这门亲事来,她也不是很赞成。
暂且不提史家那小娘子到底是不是好的,一个两岁的孩子,可是什么都看不出来。
这门娃娃亲,史家早不提晚不提,偏偏在苏涣擢升后几次透出结亲的意思来,无非是想着苏老太爷最喜欢苏辙,苏涣看在苏老太爷的面子上也会多帮衬史家一二。
就冲着这一点,程氏就不愿早早给苏辙结下娃娃亲。
可偏偏苏老太爷向来对这等事不甚敏感,根本不知道史家的意图,有意结下这门亲事。
程氏也不好忤逆苏老太爷的意思,便说先叫两个孩子接触接触,若是两个孩子相处得好再结亲也不迟:“八郎,你不是很喜欢出门走亲戚吗?怎么不想去史家做客?史家可是你娘娘的娘家……”
“不去!”苏辙看着程氏的眼睛,认真道:“去年我们都没去史家做客,今年为何要去?”
“而且我听八姐姐说了,往年他们都没去史家做客的。”
“娘,为何您偏要带着我去史家?是不是有什么事情瞒着我?”
程氏只觉得有个聪明的儿子也不是什么好事。
偏偏她还有两个聪明的儿子。
她不是那等不顾孩子意愿的母亲,只能将这事儿说与苏老太爷听。
说起来,这个世道一夫多妻乃是再正常不过的事,就算苏家不甚富裕,可几个姨娘也是养得活的,史老太君已故去八年,甚至就连苏洵都说纳个姨娘照顾他老人家的起居。
但苏老太爷都拒绝了。
用他老人家的话来说,他与史老太君过了一辈子,史老太君脾气不好,更是个小气的,若九泉之下知道他一大把年纪还纳妾,等两人在黄泉再见,史老太君定会将他的脸都抓花。
短短几句话,就能听出他老人家与故去的史老太君感情很好。
等着苏辙翌日再到正院,苏老太爷则问他:“八郎,你为何不愿去史家做客?”
“若是你娘娘还在世,听到这话不知道多伤心……”
苏辙很少在苏老太爷面上看到这般神色,若换成旁的事儿,他答应也就答应了。
但这等事,他可不会松口:“可是翁翁,娘娘已经去世了。”
“娘娘已经死了,不会知道这些事的。”
“再说了,史家这几年都没有请我们过去做客,为何今年要请我们过去做客?”
“他们到底要干什么?”
这话问的苏老太爷无话可说。
世人皆捧高踩低。
史家也是一样,也就见苏涣得势这才走动起来。
苏老太爷是个聪明的,略一想,就想到了这一点,心中多少有些不悦,捏着苏辙胖乎乎的小脸道:“你这孩子倒是聪明,既然你聪明,那翁翁便与你实话实说。”
他并没有将苏辙当成寻常两岁的孩子,一开口便道:“史家有个与你同年同月同日生的妹妹,想要与你结娃娃亲,你可愿意?”
说着,他更是道:“我见过那小娃娃一次,长得粉雕玉琢,十分可爱,可是咱们青神县出了名的好看,你可想见一见?”
结娃娃亲在北宋很是盛行。
但苏辙想也不想,就摇头道:“我不要。”
“我不要结娃娃亲!”
苏太太爷想着故去的老妻,眼底闪过几分落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