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哥只是有这么个想法而已,能不能把店做起来赚钱还是未知数呢。”林洲年纪不大,今年才二十二,但已经走进社会四年了,所以他看的东西也清楚,忍不住给家里人泼冷水“林汀月就一个人,他干不了那么多活,要想把网店做起来还要招人呢。”
林汀月点点头“那就招人,网店刚开始的时候可能没什么事做,但我要忙的不止网店的事,还是招个人帮忙比较靠谱。”
“行吧,招人的事我帮你看看,你要开网店招的人至少得会电脑啊。”林洲被林汀月主动赞同说要招人吓了一路,然后将把这事揽下来了,他比他哥在村里时间多,也知道更多村里的事,招起人来更方便。
“那谢谢你。”林汀月对人不对事,虽然他觉得自己和弟关系一般,但这事林洲答应帮忙会尽量给他办好,他提前感谢没毛病。
林明夫妻看到两兄弟相处的模样忍不住对视,然后默契一笑。
林洲回到家,洗碗的重任就从林汀月手里交出去了,林汀月回到房间立刻用自己的身份证在淘宝上注册了商家,他花费了半个小时填写了一堆东西,还交了两千的保证金,终于将网店的雏形摆弄开。
林汀月给店铺起名为月亮村,这是给月亮村打开知名的一步棋,不知道在有人喜欢月亮村的特产的时候,那些能量会不会转为念力传到湖灵那里,这正是他想要探索的。
店铺注册成功后,便可以开始上传商品。
林汀月拿着手机到厨房,从橱柜拿出些干菜拍了几张高清图,又摸出装着木瓜丝的玻璃罐子,还给橱柜里的一扎鸡蛋也拍了图。
滇南乡镇打包鸡蛋也相当有特色,不像市面上的鸡蛋多用纸托或者网袋装蛋,因为山路多颠簸为防止把蛋弄坏,这边从小贩到乡下收蛋到个人买蛋存放,都会用稻草编一个套将蛋裹在中间,扎成长长的一条这个方法,这样就一点也不担心会将鸡蛋磕碰坏了。
这种有趣的不同应该也会很吸人眼球。
林汀月这个店是用来卖特产的,他就不拘光是上架吃的东西,他绕到院子里,拍了几张爷爷林松编的小巧竹果盘和筛子,还有个随手编的竹鸟竹蜻蜓也一起拍下来,然后上传图片,描述商品,定价,林汀月回过神来的时候时间已经到了五点多,可以开始做晚饭了。
林汀月下午没有去月亮湖那边,也不知道工作进度怎么样,只有自己一个人统筹果然不方便。
“阿婆,村里有哪家比较多山货干货的?我问一下他们愿不愿意在我那个网店里寄卖。”林汀月直起身打算出门,看到王秀兰在院子里扒拉晒的干菜,决定先问一下他阿婆。
王秀兰听到后想了想“你大冬叔家里应该有不少,他这两年包了池塘,什么鱼干莲子莲藕都挺多,平时隔壁村有集的时候会拿出去卖一些,你去他家问问,他小儿子今年开始九月开始上初中,有多个赚钱的路子,他愿意做的。”
“还有村前的三婶和大爷家,他们家经常有山货带去集市上卖,不过我们靠山吃山的,想吃都自己进山里采,他们卖东西也卖不出多少。”王秀兰忍不住叹息一声“到集上听其他村的人说到县城或者市里有专门收这些山货的,价格还不错,但她们两家都是只剩下他们几个老的,那里知道怎么找这些收货的老板啊,干脆能卖多少就多少,等过年家里大的小的回来,这些卖不出价格的好东西也能给年节的餐桌添两道好菜。”
说起来,林家的人都踏实肯干,是少数青壮还愿意住在村里靠田地赚钱的人家,村里有不少因为一个人出去打工赚钱,然后一家人就都渐渐出去只留下空屋过节过节才回来的。
看着阿婆脸上淡淡的惆怅,林汀月一时间不知道怎么该说些什么,不过王秀兰很快又笑起来,挥手让林汀月要找人就赶紧去。
“我刚听小冬说你光是注册那个店就用了两千块是吧?那得赶紧把本赚回来啊!”王秀兰肉疼的皱起脸“快,干活去,晚上蒸鱼,你回来就能吃上了。”
林汀月被阿婆挥着手赶出自家院子,一边无奈笑,一边将她刚才说的那几户人家住的地方和自己记忆里的联系起来,心里做好规划,先到村头那两家再到冬叔家。
三婶和大爷家,这两户都是只剩下老人在家,林汀月叫三婶的婶婶实际年纪比他家阿婆还大一点,但辈分原因只能叫婶,她的头发已经全是灰白但身体依旧显得很利索,看到林汀月来找她便热情的要人进屋喝茶,一边说她正在做鲜花烤饼,马上就能行,坐下慢慢吃。
林汀月抵不过长辈的热情,又不好反抗,只好坐下喝茶,用老人家听得懂的话将自己开了店,要是有人买他就从她这里拿货的事说了,并说明他自己拿十分之一的钱,不保证有多少生意这事说明,要是她愿意他就把她家里有的货拍个照,有人要他就过来直接从她这里拿。
定价的事林汀月也考虑过了,不能指望这些卖货给他的乡亲,他们在这地方窝了几十年,根本不懂外面的物价,他会尽量的查现在的市场价,然后再根据同行开的价来定价,这样稳妥的点在于价格不会低的卖亏了,也不会因为自己不懂行订高了,让客人不敢买。
三婶听着林汀月的话虽然不懂什么网店,但她明白林汀月是要从她这里收东西,想到自己辛辛苦苦进山捡的山货卖不出去她就心疼,现在有人帮忙有多一个渠道卖哪里还有嫌弃人家的?
三婶当即说同意,她不懂什么签合同合约之类的,十分相信林汀月这个村里出去的出息大学生,再三说着感谢的话。
林汀月让三婶将家里要卖的山货拿出来给他拍照,他还要记录下斤数之类的,为免多跑几趟,这些他都要记好。
林汀月手脚快,很快就将拍照工作做好,顺便帮忙将翻出来的袋子收拾好。
突然三婶嗅着空气中的味道说玫瑰饼烤好了,她跑去拿叶子包了两个塞到林汀月手里让他吃,林汀月捏着还烫手的饼子内心五味翻涌。
三婶这家意外的好说话,林汀月和她说好就要去下一家了,他得在晚饭之前和另外两家商量好,今天就把这收货的事办好。
他也有顾虑,可能不是每家都像三婶这样爽快的,开店之初不能保证销量可能有些人也不乐意麻烦,但是他开的网店却需要丰富多样的商品,也需要成功赚到钱的村人给之后的计划鼓劲。
所以林汀月自觉这趟主动上门寻求合作,他还是有重任在身上的。
三婶不顾林汀月推拒,将人送到门口。
“多谢神君保佑,我们月亮村的年轻人出息了还不忘我们这些老胳膊老腿的,神君保佑我们越来越好身体健康……。”三婶双手合十,对着村中心的位置拜了拜,一边念叨着转身进屋要拿香烛去祠堂上几柱。
林汀月还未走远,回头看着一抹纯粹的念力从老人的身上升起,一分为二,大的那一半坚定的朝着祠堂方向飞去,小的那一点汇入他的身体。
“……好多。”林汀月捏住手,感觉浑身暖洋洋的,这种纯粹的信仰力思想的力量比单纯的收割杂草的能量大太多了,他能感觉身体里的灵力都一下子变多了。
没想到还有这种意外收获,林汀月怀着好心情,不由得对剩下的两家生出一点期待。
不过念力真的是很稀少的东西,接下来就没有了,大爷家是一对老夫妻,林汀月将讲给三婶的话和他们说了一遍,他们也立刻同意了,将家里的山货拿出来让他拍照。
林汀月拍完照没多留就往最后一家走,一边给刚才拍的图片加上他自己画的月亮村品牌的标志水印——一个月亮悬在湖上的连笔画,然后分开上架。
比如同一样的木耳,三婶家的木耳和大爷家的分开两个链接,图片和商品名里都有她们各自的名字。
这样为了方便购买,顾客选择哪一家都是他们的权力,顾客下单了哪一家林汀月就直接去哪家拿货,不会生出事端。
而且之后有卖食品也方便区别,比如他妈刘淑芳和三太婆都会做木瓜丝,但用的料一样,两个人做出来的成品却会有细微不同的口感,挑嘴的顾客吃完就知道之后要买哪家才更对他们的口味。
他一边走一边操作手机,很快就到了大冬叔家。
大冬叔全名林冬,是他们家的老来子,比林汀月他爸林明小了十几岁,所以他儿子和林汀月同一辈今年才快要上初中。
林冬也是勤快人,除了和月亮村其他人一样包山种了水果之外,在这两年由杨建立为首的村干部发起号召包山包塘会议后,果断包了两个靠近山里的池塘,每天都忙得一个人恨不得当两个人用。
林汀月到他们家的时候没有看到林冬,只看到了那个今年九月要上初中的弟弟在屋前玩,林康康在门口抹平的水泥地前围着一个年轻女人蹦跳的要够她手里的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