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抱歉,因为一些原因,只能仓促结束这个故事,下面的节奏比较快,只会大概描述一下结局。】
颠簸数日,陈十九总算是回到了武宁县。
和家人欢庆了几日后陈十九踏上了游学之路。
拿着县衙办理的文书,通过了府学的考试,陈十九就在府学开始了求学之路。
为求稳妥,他隔了三年才去参加乡试,当乡试结果出来时,陈十九大意外,因为这次考试的题目和这两年边境是否开战有关。
他这人吧,比较喜欢直接釜底抽薪,于是他写的就比较激进,对于保守之人来说,他这策论肯定是不行的。
百思不得其解时,谢宴容来信说,一个月前朝廷立了太子,是五皇子谢晏殊。
一番打听才知道,太子殿下也是支持开打的,甚至还主动请缨,皇帝之所以立他为太子,也是因为他的宁折不弯的性格和不凡的军事能力。
不只是各人武功高强,调兵遣将方面也是一把好手。
他和五皇子他们也算是合作多年的伙伴了,正所谓朝中有人好办事。
次年八月陈十九就已经考中了进士,来年三月殿试,太子殿下钦点了陈十九为状元郎。
因为边境不稳,他被派往幽州,担任幽州同知,三年后担任幽州刺史。
次年,老皇帝年事已高主动退位,谢宴殊继位,这皇位的算是过渡的一帆风顺。
三年后,边境安稳,陈十九带着家人进京担任三品兵部侍郎。
又三年,陈十九担任兵部尚书,在陈十九的分析下,新皇一上位就把曾经的三公制度改了六部制度。
各个部门分工明确,帮了他这个皇帝减轻了不少政务。
能多几个高位出来,其他大臣也都支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