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厚烷点点头说道:“就照此回复陛下吧。”
宗人府随即向朱载坖陈奏,应当召蜀王入京,加以审断之后再议罪。
朱载坖收到了宗人府的回奏之后,立即召集内阁、法司官员、勋臣、亲臣、锦衣卫,商量将蜀王押解到京师来的事情,押解一位亲王到京师议罪,这可不是小事,所以阁臣们也显得十分慎重。
内阁次辅高拱首先解释了对藩王议罪的过程,按祖制,对藩王议罪包含朝议和奏议两部分。所谓朝议,即召集在京群臣,对藩王过恶进行讨论,拟定处罚意见的过程。奏议,则是命在外诸王、公侯、皇亲及文武大臣,对藩王过恶进行讨论,通过奏疏的形式向朱载坖提交对有罪藩王处罚意见的过程。
现在要做的当然首先弄一个大概的罪名,好把蜀王弄到京师了,要知道,按照祖制,只有藩王涉嫌谋逆,具有重大罪状,方才被宣召入京,由皇帝直接处理,现在要把蜀王弄到京师来,那还是整一个像样点的理由的。
所以这次朱载坖召集了内阁辅臣、三法司还有锦衣卫,要弄个说的过去的理由来。
李春芳首先说道:“陛下,宣召亲王入京议罪,一般都是大罪,如辽王朱贵烚与郡主通奸,捶死长史, 擅笞荆州知州,逼死人命等,情节恶劣。英宗不得已,将其召至京师议罪。”
说白了,能够被召入京师议罪,那还真是要干出点惊天动地的事情才行,至少得是不轨、谋逆,要么就是乱伦这样的大事才行。
这个时候锦衣卫指挥使朱希孝出来陈奏道:“陛下,锦衣卫收到线报,蜀藩违弃《祖训》,阴结恶党,谋为不轨。陛下宜圣裁之!”
朱载坖很满意朱希孝的反应,理由嘛,找一个就行了,锦衣卫是不会冤枉你们,有了朱希孝的上奏,朱载坖随即以蜀藩不轨为由,遣刑部右侍郎王世贞、驸马都尉许从诚、锦衣千户刘守有及内官监少监陈矩为钦差,持上谕和金符,前往成都,会同巡抚四川都御史谭纶一道,宣召蜀王入京。
这也是严格按照祖训办事,程序完全合法。祖训有明确规定:凡亲王及嗣子,或出远方,或守其国,或在京城,朝廷凡有宣召,或差 仪宾、或驸马、或内官赍持御宝文书并金符前去,方许启程诣阙。
朱载坖就是这么严谨,完全按照祖训办事,规规矩矩走过场,扎扎实实搞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