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辩故意长叹一口气,然后对众人说道:“诸位爱卿啊!函谷关地势险要,其险固程度丝毫不亚于虎牢关,甚至犹有过之。
现今不仅有徐荣统率残余部队镇守此地,还有大批西凉大军增援。
以我军目前这些骑兵的实力,要想强攻实在是难如登天,几乎没有胜算。
依朕之见,莫不如暂且返回洛阳,从长计议。”
部分诸侯担心刘辩执意追击,眼瞅着自己手下所剩无几的骑兵数量,急忙附和道:“陛下所言极是!我等骑兵确实不擅长攻城战,强行攻打只会徒增伤亡。
不妨等待后续步兵抵达后,再一同发动攻势。”
其他几位诸侯也纷纷表示赞同,并劝刘辩撤军。
刘辩对此提议自然求之不得,但表面上仍装出一副举棋不定、犹豫不决的模样。
“也罢!这函谷关果然地势险要、戒备森严啊!眼下我军士兵皆已精疲力竭。
如果硬要让这群疲惫不堪的军士前去攻打如此险关,无疑犯了兵家大忌呀!
既然如此,不妨先行折返洛阳,待日后从长计议吧。”刘辩故作可惜地说道。
尽管军中有部分将领心有不甘,欲乘胜追击,但不得不承认,那徐荣绝非等闲之辈。
想必此时他早已率军退守至函谷关内。
而且这函谷关向来就是易守难攻之地,倘若他们闭关据守,我方单凭骑兵强攻,势必会造成大量伤亡呐!
刘辩和各路诸侯权衡利弊后做出决策,随即调转马头朝着洛阳方向进发。
直至日落西山之际,大部队方才抵达洛阳城。
由于时间紧迫以及诸多因素考量,各路骑兵并未进城,依旧选择在城外安营扎寨。
刘辩回到暂时的居所后,即刻召集群臣前来觐见。
随后,他又单独召见了洛阳城的锦衣卫千户,并且询问道:“关于李儒,你可有查到什么确切消息?”
那名千户摇了摇头,面露难色道:“陛下,目前洛阳城内的锦衣卫力量较为薄弱,短时间内确实难以进行全面深入的调查。
不过臣已审问过相关人等,能够肯定的是,李儒极有可能仍在洛阳城中。”
“哦?极有可能?朕要的可是确切无误的答案。”刘辩语气严肃地说道。
“陛下,李儒之所以留在洛阳,用王大人和郭大人之见,无非有两个缘由。
其一,乃是妄图继续破坏洛阳。
洛阳之地,百姓众多,数量达百万之巨,倘若洛阳被毁,陛下要兴复汉室便会困难重重,而董卓则能够继续作威作福;
其二,是企图破坏诸侯联盟。
天下各路诸侯联合起来兵力达数十万之众,陛下若没有他们的协助,仅凭十几万兵马可用。
而董卓迁都长安,待各路诸侯一撤,在李儒看来,董卓仍有东山再起的机会。”
“嗯,李儒妄图破坏联盟之事,朕也是知晓的,或许他想不到,朕也希望这群诸侯能早日归去。”刘辩说道。
“陛下,若是各路诸侯一旦离去,陛下在洛阳的力量必然会变得薄弱,万一董卓来袭,那该如何是好?”有将领忧心忡忡地提醒道。
“董卓?他不过胆小之辈?当初朕初入幽州时,他都未曾加以阻拦,后来朕统一幽州五郡。
他也只是象征性地派遣吕布吕奉先领军五万前来征讨我。
如今朕坐拥洛阳,且拥有二十余万兵马,他董卓还敢前来进攻吗?”
一时间,众将领纷纷点头称是。
的确,像董卓这种人,一旦得势往往就会丧失进取之心。
不过刘辩还是在内心中想到董卓不会来进攻自己,但是李世民却是不一定的。
随后,刘辩对着曹操说道:“孟德,如今得了洛阳,还有几件事需要你去妥善办好。”
曹操立刻站出来,回应道:“陛下但请吩咐。”
“其一,便是李儒。
李儒当初在朕还在洛阳之时,设下阴谋陷阱,让董卓废黜甚至除掉自己,如今他若还在洛阳,那必将是一个巨大的隐患,你必须时刻保持警惕。
如果他真的想要破坏诸侯联盟,肯定会去寻找各路诸侯,你可以从这个方面去追查他。“
一般的人刘辩倒不是很忌惮,哪怕他们武力过人,都有好的方法能对付。
但这种智力过人且善使毒计之人,却是难以对付,他就像暗中的毒蛇一样,时刻窥视你,随时给你致命一击。
所以刘辩想的是,若是李儒在洛阳一定要将其找出来除掉,若是不在洛阳那便也没有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