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她留了盈穗郡主在宫中说话,还叫宫人抬了酒,臣妾实在不放心。”
皇帝真觉得没什么:
“在宫中,没什么不放心的,皇后等会怕是也要过去的。”
怎么都不肯放人,淑妃只好握着人手细语:
“不如陛下和臣妾一块过去看看吧!”
皇帝也不肯:
“再睡一会儿。”
腰间的手愈发的紧固。
“清若是臣妾的女儿,不也是陛下的女儿吗?今日她出嫁,臣妾怎么就不能去看看,陛下也可以去看看啊!”
淑妃带着哭声,细细碎碎的,说着说着就要抹泪一般。
“别哭。”
皇帝闻其声,蹙着眉心先将手覆上,才道:
“朕和你一起去看看。”
闻言,淑妃才喜笑颜开。
只是下了床,收拾一番,她的发髻都梳好了,回头看人还在慢条斯理的穿戴,就忍不住心急:
“要不臣妾先过去,陛下等会再过去,也就后面芳华殿,距离不远。”
说着淑妃就要先去一步,反正现在陛下也抓不住她。
只剩下后面皇帝阴着眸子,催促内侍快点,然后抬脚跟上。
......
“清若。”
淑妃看着在地上醉的不省人事的二人,自己的女儿和盈穗郡主,东倒西歪的躺着,脚边七滚八翻的酒坛子,眉头就紧紧的皱起。
这是喝了多少?
今日可是要大婚的。
就是许久不见,也不能这样啊。
万一着凉了,如何是好。
“你们就不看着点公主?”
纵是再没有脾气,这会儿淑妃也想问责侍候的宫人。
门外的宫人跪下:
“公主不让打扰。”
淑妃也知道女儿的习惯,不喜欢宫人在眼前头站着,一般都是有事了才叫人。
但还是忍不住想生气:
“那公主醉酒了,屋里没声了,就不进来看看吗?”
清若怎么就对宫人疏于管教呢?
殿门打开,一眼就能看到地上一片狼藉,侍候的宫人更诚惶诚恐:
“娘娘恕罪。”
公主不叫守着,说明日大婚,给了很多赏钱叫她们下去,所以她们便都离开了。
等会来的人恐怕要多着呢,陛下,皇后,各宫妃嫔.....
“进来吧,多叫点人进来收拾。”
今日必定隆重,淑妃也不追究,指着姜禾:
“把盈穗郡主抬去软榻上,多煮一些醒酒汤过来,要快。”
赶一赶,也不耽误什么。
然后自己扶起女儿,就要把人放床上。
姜清若睁开眼,就是看到一个玉簪螺髻,皎若秋月的女子,正是自己的母妃。
张开手臂就要抱着人,痴缠着:
“母妃。”
淑妃心中有气,今日大婚,昨晚怎么不收敛着点,可一看女儿着随了她的容貌便心软了下来:
“还知道我是你母妃。”
姜清若吃吃的笑,眼睛也弯了起来。
母妃是最漂亮的女子,她怎么会认不出来。
“你成了亲怎么胡闹都成,怎么就非要今天,今天可是你大喜的日子,都要成亲嫁人了,以后就是大人了,不再是小孩子了。”
听着母妃微微埋冤的语气,姜清若不在意:
“母妃不用担心,女儿还能大婚。”
一路上又不用她出力,那么多人跟着,也错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