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郎拿出自己以前所学摄影知识,帮柳咏之咔咔拍照。
江南的天,雨是说来就来。
柳咏之正好手边有一把油纸伞,忙打开遮雨。
大郎这边就惨了,忙把相机装起来。
“快,你来撑伞。”柳咏之命令道。
“前面就是饭店,我们去那边避雨。”大郎接过雨伞,指着不远处的小店说道。
这把伞太小了,柳咏之一人撑刚刚好。又挤进一个大郎,马上显得局促。
大郎闻到柳咏之的头发有一股淡淡的清香,忍不住深吸了几下。
这个饭店太近了,远一点就好了。大郎禁不住这样想。
两人在伞下显得拥挤,大郎顺手扶住柳咏之肩头。
“哎呀,挤什么挤呀,这点小雨都怕。”柳咏之嗔怪大郎。
“小雨我不怕,淋病那可就不得了了。”
走了五六步远,柳咏之忽然推了一把大郎:“你个死大郎,我就说你嘴里没什么好词。”
“我说什么了?”大郎故作无知状。
柳咏之看小店还有几米,从伞下跑出来,快步进入店中。
这是一家临水而建的小饭店,木结构的屋檐上滴答着绵绵细雨,屋檐下挂着一排红灯笼。
不是周末,又没有到饭点,饭店里一个都没有。
“我们随便吃点吧,反正待着也是待着。”大郎边说边看菜单。
所谓的菜单,就是老板在黑板上用粉笔手写的几个菜名。
“我们这个都是农家菜,我老婆亲手烧的,味道好的很。”老板微笑着揽客。
“好,就你们这最拿手的这几个吧。楼上有位置吗?”
“有的,有的,平时你来楼上都没有位置的。”老板说完,上后厨帮忙去了。
大郎和柳咏之踩着吱吱呀呀的楼梯,来到二楼。
他们选了一个靠窗的位置坐下,这里正对着窗外的河面和一座古朴的石桥,雨中的风景别有一番意境。
二十分钟后,老板端上了几碟精致可口的小菜,有鱼脍豆腐、糖醋排骨、清炒时蔬,还有一壶热气腾腾的碧螺春。
“柳咏之,你看我们现在像不像穿越。”
“嗯,那道石桥,一千年前就在这里,不知道谁在桥上走过。”
“对了,你们的汉服都是在杭城本地做的吗?”大郎刚拍了地,对生产这一块比较感兴趣。
“是呀,不过我们的款式,工艺比较复杂,成本确实有点高。”
“我上次在西湖边就想起过这个问题,你们能不能设计一些,轻汉服,就是有把现在时装按汉服的款式来设计,让美女们日常也可以穿。”
“你说这个,我也考虑过,汉服现在还是小众文化,想开辟个新方向,有点难。”
“我和合伙人,在老家买了块地,准备把生产线放到那边,你觉得怎么样?”大郎略带炫耀成分。
“这个我不懂,你老家成本肯定低一些吧,现在物流也很方便。”
“是的,就是这个意思。以后,我是说以后,有大单子可以交给我做。”
“你就点这几个菜,就想给我要大单子?想的真美。”柳咏之故作嫌弃状。
“这,那你说怎么办?这样吧,我以后带你吃遍中国所有古镇的美食。可以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