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没有实际君王,当时的周朝可以说是处于风雨飘摇之中,好在“共和行政”期间也没有发生什么大事件,共和十四年,大臣诸侯提议姬和直接称王,召穆公这才公开了周厉王太子姬静的存在。姬和自知姬静才是合法继承人,立即请他即位,自己率众回到卫国。后来卫釐侯病逝,姬余继位,之后姬和夺位(具体怎么夺的尚有争议,就不赘述了),号卫武公。
如果算上“共和行政”时期的话,姬静应该算第十二代王,号周宣王。周宣王即位后,以召穆公为右相,周定公为左相,还任用了一大批贤臣,西周这才缓了过来。
周宣王比较注重军事建设,毕竟实力强大才能使诸侯臣服。周宣王在位时期,打的仗还是挺多的,总的来说是早年顺利,晚年瞎打。执政第三年,他派兵攻打西戎兵败。在第一次失败后,周宣王吸取了经验教训,执政五年时,再次出兵打败西戎,后来又相继征服了淮河流域的淮夷和徐夷,大大提高了周朝威望,加之周宣王对内整顿朝政,使得周朝实力提升不少,形成了“宣王中兴”的局面。
可惜的是,“宣王中兴”并未维持太久,到了宣王执政中后期,周宣王在刚愎自用、不听劝诫的路上一去不复返。其中有一件对周朝国势影响较大的事件,当时各诸侯立世子都要得到周天子的许可,鲁武公有次带着大儿子姬括、小儿子姬戏去觐见周宣王,周宣王看鲁武公的小儿子很有灵气,非常中意,于是他让鲁武公立小儿子为世子。
然而当时默认的继承制度是优先立嫡长子,这种废长立幼的作法无异于违反礼法。
很多大臣劝诫无果,结果鲁武公回国不久就病死了,姬戏(鲁懿公)继位。鲁懿公九年时,他的侄子,姬括的儿子姬伯御为了夺回原本属于自己的位置,发动叛乱杀死了鲁懿公,自己做了国君,号鲁废公。周宣王知道这个消息后肯定是气的要死,这不是公开打我的脸吗,于是派大军征讨鲁国,杀死了姬伯御,立了姬戏弟弟。周宣王凭个人喜好给诸侯立世子造成了不良的影响,之后很多诸侯都不遵守礼法,也随心所欲立世子,不再遵从周天子的命令,周宣王威信大大下降。
晚年的周宣王,可能是由于早年打了很多胜仗,有了点小自信,就开始不断对外发动战争,几乎每次都是铩羽而归,连年战争使得周朝国力衰微,为接下来的灭亡埋下了隐患。周宣王四十六年逝世,终年六十八。
又到了写亡国君主的时候,封建王朝总是躲不过覆灭的命运啊。太子姬宫湦(shēng)在周宣王逝世后继位,号周幽王,是西周的最后一位君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