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确定刺杀都头三十二个人,什长十三人,劝降都头四十八人,什长七十六人,截止到目前为止,都头以上的劝降或刺杀,一次都没有成功。”老狐狸砸吧着嘴说道。
赵昰、赵昺、杨淑妃、杨亮节、江万载、江钲、江钰、江镗、赵与檡、赵与櫨、王青、才尚宫、王道等人汇聚一堂,细心聆听。
自从数日前决定用间以来,时至今日成效斐然,范文虎的队伍不攻自乱,已经无力骚扰,只是勉强维持着跟在流亡小朝廷身后而已。
“不过这些投降之人,也在等待机会,如果我们不能彻底击溃、击散敌军,投降也就无从谈起。”老狐狸道。
赵昰拍了两下巴掌,吸引众人注意力后开口:“把大家请来,就是讨论一下这件事,如今敌人已经自乱,婺州也在眼前,是倒戈一击,还是一往无前,大家有什么想法?”
赵昰的话声落下,众人都沉默下来,虽然这几日形势见好,可众人终究心惊胆颤惯了,愿意反戈一击的,不多。
“这些天,叛军战斗力下降,已呈现无心恋战的姿态,几次突击,也打得有气无力。”
说话的是江钲,江万载次子,也是他最重要的副手,杨镇死后,江万载便让他代替了杨镇的位置,江万载不在军中,军中诸事皆由他统领。
对此事,他确实有发言权,老将军因为几日前的战斗身体微恙,几日来,负责阻敌的重担,便在他身上,对于敌人的判断,也是他最为清楚。
“阵前,我军士气已缓缓恢复,有敢战之心,我觉得,可以倒戈一击。”
江钲发表完意见便不再说话,这圈子里他终究不是决定者,这一次发言,也是受赵昰与江万载安排。
“小将军说的对,哥哥怎么看?”杨淑妃求助的望向杨亮节。
此时杨亮节皱着眉头,思索着其中利弊,缓缓开口:“范文虎领军两厢五万大军,森林外还有三千蒙古铁骑,一旦我们与范文虎交战不利,就彻底没有后路,而即使我们战胜范文虎,又能得到什么呢?”
众人望着他,他的意思表达已经清晰,不支持战斗,并且述说了理由:收获与付出不成正比。
赵昰目光扫视全场,看到秀王等人点头,心中一惊,若是秀王等人支持舅舅,那么形势将不可逆转,反戈一击之事,必然失败。
他没有急着发言,而是用眼神暗示老将军,老将军微微点头,开口道:“我们可以获得士气、部分兵力,还有人心,这在溃逃中,是弥足珍贵的。”
老将军的话,杨亮节不敢明着怼回去,只能扭头望向秀王,希望他能支持自己。
“我不建议反戈一击,太过危险,益王国祚,不易涉险。”
秀王表示反对,理由无可辩驳,场面一时安静下来,赵昰沉默着,心中组织语言,看能否说动杨淑妃——他终究年龄太小、威望不足,想要调和四方,还要杨淑妃居中。
“益王苦心竭力,才让形势有所改变,这种时候,若不倒戈一击,之前的努力,岂不是都白费了?你们看看益王,都累瘦了。”突兀的一个声音响起,赵昰抬头见到是自己的内侍总管王道,不由赞赏的点点头。
都说太监不得干政,他却不觉得,只要说的对,说得好,他才不管是谁说的呢,何况这王道打的是亲情牌,算是另辟蹊径,显得很有头脑。
王道的话声一落,杨淑妃的视线果然落在赵昰身上,双目中带着心疼,细细打量儿子一番,开口道:“我儿什么想法?”
赵昰知道机会来了,却并不焦急,稳住心神,不让人从自己面容上揣测出他的心思,只是缓声道:“不管打还是不打,其实还要看诸将的心思,毕竟,打仗还是要靠他们。”
“他们想打,要是不打,军队离心离德,对朝廷不利,他们不想打,我们却非让他们打,将相不和结果也不会好,既然母亲问我,那我便问问,诸将的心思。”
赵昰把言语权送给在场诸位领军的将军,满是期盼的看着他们。
“老臣支持打。”江万载第一个表态。
“末将愿打。”江钲第二个表态。
“末将原为前锋。”江钰第三个表态。
之后一系列回答,自然都是要打,赵昰高兴的心中乐开花,脸上表情越发郑重。
“好,将士敢死,我们就没必要拖后腿,毕竟我们远离战场,既然将士们觉得能战,能胜,那我们就要打,狠狠的打,好好的打。”赵昰起身,挥手说道,他有些兴奋,准备发言,扭转众人的想法,统一意见一战。
“母亲,我怕。”安坐的赵昺突然开口,杨淑妃赶忙上前抱住赵昺安慰。
赵昰接下来的话也突然被打断,他疑惑的回头,却正见到杨亮节先于杨淑妃来到昺哥儿身边,甚至于,可能他早就在昺哥儿身边,不过赵昰确定,之前杨亮节发言的时候,他并不在那。
“看把昺哥儿吓得,明天就能进婺州城了,进了城再说打不打得事情吧。”杨淑妃不满的说道,起身便要带着昺哥儿去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