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本是想好好震慑他一番,省得他欺负江家的掌上明珠,却被谢远辞教做人。
当然,这都是后话。
江家父子三人领着他们直奔江家,并热情地邀他们在江家住下。
但谢远辞早就托武功在北城的朋友,买了套院子。
离江家不远,但面积比江家还大。
这样既方便两家互相往来,夫妻俩也能有个单独的空间。
江父江母特意请假,领江暖和谢远辞认全了江家尚在来往的亲戚。
江爷爷得知江暖拖家带口的回来,高兴不已,留谢远辞到书房闲聊了一下午。
等江暖要回去时,还恋恋不舍。
江暖便索性让老爷子搬来跟他们一起住,老爷子本想拒绝,可抵不过两个胖小子的吸引力。
最后爽快答应搬进江暖和谢远辞的小家,并把家里做了多年的保姆阿姨也一起带过来帮衬。
江父江母时常过来看孩子,江旭更是一天三趟的往这边跑。
临渊和羡鱼两个小家伙,一点也不认生,不管谁抱都笑眯眯的。
也因此,谁见了都得接过来抱抱。
江暖趁着这个机会,给两个孩子断了母乳喂养。小家伙们适应的很好,一天天的见风就长。
很快到了江暖入学报到的日子,谢远辞送她去学校。
两人男俊女美,大多数人都猜他们在处对象,但也有色心不小的人,壮着肚子前来搭讪。
但全部被谢远辞挡回。
江暖是怎么都没想到,这人送她上学,都把结婚证带在身上。
但凡有人上前来,就掏出结婚证自证身份。
江暖被他这波操作整的无语,谢远辞却还满心委屈。
一再叮嘱江暖不能见义思迁,有时间就多想想他们父子仨,那模样仿佛带儿陪读的怨夫。
其实江暖还真没时间见义思迁,因为她一入学就被学校关注,重点培养,加入了学校的医疗研究计划。
每天不是泡在实验室,就是在图书馆查资料。
谢远辞关注孩子成长的同时,紧随时尚风潮,认真搞事业。
在临渊、羡鱼一岁半的时候,他建立了自己的服装厂。
谢远晴在江暖的鼓励下,从基层女工做起,自学服装设计,并迅速成长。
五年后,江暖从医科大学毕业,接下北城医学研究院的橄榄枝。
谢远辞身价暴涨,名下服装厂、食品厂、化妆厂、房地产公司应有尽有,成为妥妥的富一代。
但他的眼里始终只有江暖,只要江暖有呼,他必有应。
按江暖当初“面朝大海,春暖花开”的愿望,在全国风景优美的城市都置办了房产,就为了方便江暖面朝大海的时候。
五年里夫妻俩依旧蜜里调油,临渊和羡鱼时常感叹他们兄弟是意外,爸妈才是真爱。
“德华姑姑”谢远晴成了公司的头牌设计师,并在江暖的建议下,以旁听生的身份入北城美院进修。
江旭、江暄相继结婚生子。
江父从厂里退休,每天跟江母一起含饴弄孙,一家人和和睦睦。
而杨柳大队,李大妮五年里肚子没空过,生完就怀,怀了就生。
生的还都是儿子。
一开始谢远河高兴的四处炫耀,但很快他就笑不出来了。
因为五年里李大妮总共生了六胎,有两胎是双胞胎,总共八个儿子。
每天一睁开眼,就是八个儿子的嗷嗷叫。
肚子饿了要嗷,走路摔倒了要嗷,打架受伤了也要嗷。
总之,家里每天乌烟瘴气。
李大妮因为怀孕太多,产后又没有好好调养,身体垮的厉害,根本照顾不了这么多孩子。
谢远江新娶的媳妇是个厉害的,生完孩子第二年便怂恿谢远江分了家,并搬离了谢家。
谢母有心无力,每天除了跟谢远河一样头皮发麻,就是跟谢父碎碎叨。
家里窒息的氛围,让谢远航一天都不想在家多待。
满了十八岁的第二天,便给江暖打电话,说自己还是想去当兵。
江暖确定他的想法后,跟武功沟通了一番,恰好部队招新。
谢远航一声不吭就给自己报名入伍,直到他过了新兵期,谢母才知道他当兵的事。
十年后,谢父谢母相继去世。
谢远航回乡奔丧,看着身形佝偻的谢远河和头发花白的李大妮,他觉得恍若隔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