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音落下,进来一人。
“大将军,探子来报,说是那蔡国国君赵凌晖亲自率领十万大军进入了轩恒城,粮草正在源源不断运入城中,现在轩恒城内的蔡军已经有十五万之多,文图城周将军下令城中守备士兵时刻保持警惕,以防止蔡军突然进攻。”
“大将军,属下的话说完了。”
“我知道了,你下去吧。”
“是。”
等到报告的士兵退出帐外,大帐内的四个人都将目光望向了坐在雕刻着猛虎纹络红木椅子上的男人。
挺拔的身躯,没有一丝柔弱气的洁净面庞,闪动着锋锐目光的墨色眸子,两道英气的眉毛,桀骜的嘴型,这就是赵德古,宋国最有实力的人之一。
现年已经四十岁的赵德古看起来只有不到三十岁的容貌,丰神俊朗。
赵德古看了四人一眼,然后说道:“诸位,丁国因为王位而内乱,宋蔡边境蔡军大军压境,现在我们来议论一下这两件事情,不知各位对这两件事有何看法。”
“大将军,末将认为此刻正是我们宋国伐丁的绝佳时机,那丁国近年来与我宋国时有摩擦,我军与丁军每隔一段时日都会发生一场小规模的战斗,虽然战事的规模小,可是日积月累下来,我军伤亡也颇多,故而末将认为这是天赐良机,应该趁此机会痛打丁国。”
说话之人名叫沈机奇,是赵德古麾下一员大将,曾经在战场上救过赵德古的命。
沈机奇与赵德古年岁相仿,一张圆脸,身形十分魁伟,性格很是火爆。
“大将军,末将赞同沈将军的看法,此时伐丁定能一举成功。”赵德古麾下另一员大将徐青附和道。
“文将军是何想法?说来听听。”
赵德古看向帐中的一名年轻人,后者品貌非凡,颇有俊逸公子的派头,不过其为人却很低调谦逊,对待谁都是和和气气的,脸上一直挂着淡淡的笑容。
“大将军,末将以为,此时伐丁的确是最好的时机。”
“文老弟说的不错!”
沈机奇大声说。
“可是,末将以为我们在伐丁之前也要考虑一些伐丁会出现的一些不可避的问题。”
“文老弟,什么叫不可避的问题?说来让老哥听听。”
沈机奇本来以为文锦孤是支持他的,可是听到“但是”二字。他就有些不淡定了。
“请沈将军细细听我说来。”
文锦孤脸上明媚笑容依旧,娓娓道来。
“现在我军如果伐丁,那么面临的第一个问题就是如何说服大王,大王刚刚继位,还未完全掌控住宋国上上下下,虽然咱们这位大王之前所做的一些事情可能很出人意料,但是他肯定不是一个对任何事情都漠不关心的人。我军要伐丁,就要从朝廷那里获得钱粮的支持,这样战争才可以打下去,大王听到要动用国库的钱,心里肯定不会舒服,这是第一点。”
听到文锦孤的话,即使是刚才还火爆无比的沈机奇也不由得点了点头,这确实是实话。白浅夜平日里吃喝玩乐,对于钱的敏感程度肯定非同一般,因为没有了钱就无法继续享乐下去。
文锦孤停顿了一下,然后接着一字一句的说:“这第二点,就是丁国虽然内部乱了,可是边军并没有乱。丁国古良城与我军对峙的单越陉治军十分严明,即使是国内乱成了一锅粥,部下也无一人逃走,由此可见这单越陉的能力。”
文锦孤这几句话让帐中的人都沉默了,就连赵德古也微微点了一下头。
单越陉是丁国的一员老将,虽已年逾六旬,可是仍旧精神饱满,一杆赤血枪耍的是虎虎生威,在丁国将士的心目中威望极高。
这些年来,就是这单越陉让宋国吃了不少苦头。
“第三点……”
说到这里,文锦孤停顿了下来。
正待下文的沈机奇看文锦孤不说了,急脾气的他忍不住出声问:“文老弟,这第三点是什么啊,你快说啊。”
“这第三点……”
文锦孤看了一眼赵德古,后者点了头之后,他才继续说。
“这第三点,就是我军解决了前两点,伐丁很顺利。”
“文老弟,伐丁顺利不好吗?”沈机奇不明白文锦孤为何要这么说。
“战争是要死人的,无论两军的实力相差有多么悬殊,胜利的一方想要不受任何伤亡就获得胜利是天方夜谭,而这第三点的关键之处也在于此。”
“文老弟你就别卖关子了,可急死我了。”
沈机奇急的直挠头,他的这个动作让帐中的气氛瞬间活络了几分,众人不禁哈哈大笑。
“沈将军,我军纵使伐丁可以长驱直入,可是我军在攻下那些丁国的城池之后定然会有一定的伤亡,现在大将军的麾下有八万军队,别忘了,玉秀城中的那一位可也有八万军队……”
文锦孤说到这里,话音截止,不再继续说下去。
大帐内的气氛再度安静了下来,文锦孤的意思再明显不过了,就连说话不怎么过脑子的沈机奇听得都明明白白。
正所谓拥兵自重,是为杀身之祸。
这句话对于作为一军统帅的赵德古来说是再理解不过了。
将军手中握有全国一半的兵力,而且这支军队只听从将军的号令,这件事情在国君的心中会打成多大的结,这个心结会让一国之君心中忧虑多么严重,是很清晰明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