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是的,她自己的亲事,自己竟一句话不能插嘴。
纪芸露出个完美无缺的和气笑容:“就听大奶奶的,六月十八,是个黄道吉日。”
翌日早晨,傅南君把合八字的结果告诉太夫人,又和二太太沈氏、三太太容氏通气。
施窈的婚礼,本该由嫡母容氏操办的,但成亲的对象不是唐瞻,容氏意兴阑珊,又要操心太监的长子、流产的长媳,又要操心次子和幼子的前程,见傅南君好管闲事,自己独揽过去,便没吭声要回主掌婚礼的大权。
沈氏回京后,这些日子不是在与老国公、镇国公商议家族大计,便是到处给施家人擦屁股,四处奔走,与姻亲旧友联系,几乎每日都要出门参加宴席。
又有施明桢挨了三刀,卧病在床,又有施明缨颓废丧气,每日借酒消愁,她忙得团团转,哪有空为施窈主持婚礼。
且,施窈失去政治联姻的价值后,她也不大看重施窈了。
日后只要偶尔给谢家施施压,给施窈撑撑腰,施窈日子过得顺遂,应当不会太过记恨施家,要搞个满门抄斩什么的。
傅南君见她们都不管,正好全部揽过来,尽心尽力地操持。
进入四月,天气渐渐热起来。
四月初六,谢家请了媒人上门,送来婚书。
谢二太太姜氏为儿子的亲事专程进京。
施窈第一回见到未来婆婆,姜氏温柔和善,眼神里隐藏着一丝惶恐,显然不常见官眷,有些社恐。
姜氏送了她一对玉镯作为见面礼。
施窈大方收下,福礼道:“多谢二太太。”
姜氏双手握着椅子扶手,吓得险些站起来还礼,忙不迭道:“免礼,免礼,二姑娘不必客气。”
施窈回到自己的位置上,便见姜氏偷偷擦汗,她微微一笑。
欸,谢家人怎么回事?
她又不是母老虎,不用怕她吧?
谢二老爷貌似也对她万分客气与礼待。
以后怎么过日子?
罢了,以后的事以后再说。
客气也挺好,总比不客气好相处些。
两家商议婚期,正式定在六月十八。
纪芸见老国公、太夫人没反对,便知,这对尊荣一辈子的老夫妻,怕是其中一个或者两个身子骨不成了。
当年被赶去金陵,她初时怨恨过,随着施窈渐渐长大,她慢慢变得心平气和。
命运对她不公,但也赐给她今生最宝贵的礼物。
只要施窈平平安安的,当年的事,她便可放下。
因此,送谢家人离开后,纪芸便与施窈耳语几句。
晚上,施窈亲手炖了一盅莲子燕窝羹,送到太夫人房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