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平安回了客栈,便开始了闭关读书生活,其他考生一般都还会参加一些诗会、诗社、集会等等出出名头,对此朱平安一概没有参加。
除了偶尔几次张四维和王世贞联袂拜访外,朱平安一直都是在客栈房间闭关读书的。
张四维和王世贞几次拜访都是带朱平安游京城的,着重去了京城西南方向的贡院,逛了笔管胡同、鲤鱼胡同和驴蹄子胡同。笔管胡同,顾名思义就是售笔纸的一条街鲤鱼胡同和驴蹄子胡同都是供考生住宿的地方。
鲤鱼胡同原本是一条小胡同,先叫老人胡同。进京的考生有钱的大多骑驴进京住在驴蹄子胡同,相传有一次会试时一个穷考生因没有钱,因家里贫穷,凭着两条腿一步一步日夜兼程赶考。因他来晚了,住处全部人满为患,一位住在贡院附近老人胡同的老人收留了他。科举前三天,突然下起倾盆大雨。一声炸雷惊起,紧接着从云端蹿出一条金光闪闪的白色鲤鱼,落在河南考生暂住的街面上;一会儿惊雷又起,鲤鱼腾空而起,直朝着贡院会试考场内飞去……于是有老人说,这是鲤鱼跳龙门。
三天后开考,穷考生果然高中。这位考生很有良心,发榜后第一件事就去拜望了帮助他的老人,并为老人立了一个大牌坊。从此,这鲤鱼胡同声名远扬,每次的会试期间。全国各地会集的举子,都集聚在鲤鱼胡同,为的是讨个好彩头。
张四维和王世贞就是住在了鲤鱼胡同。两人租住的是独门独院的,当然花费颇多,每人还带了两个丫鬟和一个书童伺候。
随着考期的日益临近,张四维和王世贞来的次数也越来越少了。尤其是受到朱平安闭关读书的启示,两人也慢慢推掉了诗会集会,潜心于会试前的准备复习。
朱平安像是又回到了当初曾经的高考时代,足不出户。用心攻读,一日三餐都是由当初那个店伙计送的。这是店伙计主动要求的,一日三餐供应的很是上心,按时按点,荤素搭配很是优秀。
这一日张四维和王世贞再一次联袂而至。相邀朱平安前去衙门登记身份。朱平安的闭关读书生活只进行了半月就不得不结束了,因为会试就要开始了。朱平安当初错误的估计了会试时间,大明朝的会试是在二月份进行,当初记的三月份是清朝更改后的会试时间。
会试是由礼部主持的,跟乡试差不多流程,先去登记身份,相当于现代考试报名,然后再参加考试。毕竟会试是集中全国举人参加考试的,不去登记一下。人家也不知道究竟有多少人参加不是。
“听说了吗,这次会试恩科据说要录400人,比往年足足多出近百人呢。”
去往登记身份的路上。张四维忽然神神秘秘又一脸兴奋的,对朱平安和王世贞说道。
“子维,消息还真够灵通的。”朱平安闻言,不由赞叹道。
张四维家是盐商世家,蒲州豪贾,他舅舅是王崇古。嘉靖二十年的进士,也是个猛人。现在应该是在某一地做知府吧。果然是朝中有人好作官,连这种会试录取名额都能打听出来。
往年会试录取大于都是三百人左右,今年会试如果录取真是四百人的话,那自己就又多了几分把握。
对于这个消息,朱平安还是比较喜闻乐见的。
“嗯,是的,我也听说了。此番变动,于你我而言,此乃幸事。你我三人同榜而过,岂非大快人心。”
王世贞对这个消息早就有所耳闻,不过再听一遍,仍然觉得兴奋不已。尤其是想到,若是自己和张四维及朱平安一同考中的话,更是觉的兴奋。兴趣相投,考前结识,一同中榜,岂不快哉。
“文生此番考试,我是放心的,太仓王氏,衣冠诗书甲天下,文生又是王氏之佼佼者,此番考试,必然一举中第子厚此番考试问题也不大,子厚虽是年幼,但才思敏捷,世所罕见,且我朝惯例,会试榜分南北,南六北四,此番名额又多,子厚居南榜,此番考试,也必然会大有斩获。”
张四维指了指王世贞,又看了看朱平安,对两人此次会试都是抱有很大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