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铁柱本是农庄村一普通农民,每日的工作就是面朝黄土背朝天,周而复始。
他没读过书,也没出过远门,每天就守着自己的一亩三分地,仿佛这天地也就眼前这般大小。
赵铁柱从没想过要改变些什么,像这样一辈子和黄土地打交道,他觉得也挺好。
只是他不得不承认,每次在听到同村好兄弟徐晓侠,给他讲那些侠义列传时,他也会跟着燃起一股冲动,那是他形容不出来的感受,徐晓侠说那个就叫‘憧憬’。
每当这种时候,徐晓侠都会一脸讨好的问向赵铁柱,将来要不要跟他一起去闯荡江湖。
但在看到赵铁柱一脸的呆样后,徐晓侠每次都会很生气,说赵铁柱是什么矮子看戏,坐井观天。
赵铁柱听不懂,但他很羡慕徐晓侠可以说出这么多四字成语出来。
徐晓侠的父亲以前是离此地不远处,小镇上的说书先生。因为有一次言语不当,冲撞了镇上权贵,所以被人拔了舌头,逃难来到这村里。也就是从那时起,说书的重任便落在了徐晓侠身上,只不过他的受众从来都是村子里和他一般大的孩子。
兴许是侠义列传讲得太多,徐晓侠长大后总嚷嚷着要去江湖远行,行侠仗义。
他也真的做到了,在赵铁柱16岁那年,他背着把破柴刀,一个人踏上了旅途。
徐晓侠走那天,赵铁柱在欢送的时候哭了,他哭的很伤心。不仅是因为徐晓侠是他最好的朋友,还因为徐晓侠背刀的样子,让他有种说不出来的感动,可能这就是徐晓侠所说的‘憧憬’吧。
20岁那年,是赵铁柱最开心的一年,他的好兄弟徐晓侠远行归来,在村子里当起了教书先生。而他自己也如愿娶到了临村的桂花,并且在同年有了自己的孩子。
桂花成功分娩那天,赵铁柱激动的拉着徐晓侠喝了一夜的酒,听徐晓侠讲哪片坟土坡会有能变成人形的狐狸,听他讲哪条沟沟里有能吃下头牛的大蛇,听他说哪座山上有神仙盖的房子,只要孩子年满13岁,就能送到那里,和他们学习仙法。
那天晚上,赵大江真的很开心,因为他又能听到他所憧憬的那片天地。
临走前,徐晓侠拦住赵铁柱,说他要给自己大侄子取个顶好的名字。
于是,徐晓侠醉醺醺地翻出他那本已经泛黄的侠义列传,眯着眼睛在上边仔细搜寻着。
“铁柱,这个怎么样?‘他强任他强,清风拂山岗;他横任他横,明月照大江’,你儿子我大侄子,以后就叫大江!这名字得劲不!”
在告别徐晓侠后,赵铁柱踉踉跄跄的回到家,看到床板上那个还在襁褓中的可爱婴儿,他的内心忽然又燃起一股冲动。
“我不想再让我的孩子同我一样,一辈子守着这片黄土地。我想让他走出去,看看更大的天空。”
这之后,赵铁柱变得更加努力了,除了日常务农外,他还常常跟着村子里的猎户进山打猎,在用这些打来的皮革去镇上换点碎银,积攒起来。这是在为他带着大江远行做准备,他想找到那座仙山,让大江跟着仙人学艺,去看看更为广袤的天地。
一路走来,赵铁柱曾跌落过山崖险些摔死;也曾被毒蛇咬过昏迷了整整三天;他遇见过土匪,被人从腰间一刀穿透;也险些命丧在熊瞎子口中。
但这些,他都咬牙坚持过来了,只为了能让自己的孩子走得更高更远。其实赵铁柱根本就不了解什么是修仙,他只是单纯地觉得,那是一条比他现在走过的路,要更为宽阔的大路。
时光荏苒,赵铁柱抽着旱烟,坐在自家躺椅上,听徐晓侠读着他儿子大江寄来的书信。
“嘿,晓侠,你听见我儿子在信里说啥了不,他很快就能飞啦,我滴个老天爷,那给上山捉多少只山鸡回来呀,发财了。”
“你快省省吧,”徐晓侠白了一眼赵铁柱,无语道:“大江练成这身本事抓什么山鸡呀,应当除暴安良,匡扶正义。”
赵铁柱尴尬的笑了笑,“咱不懂那么多,这孩子能过上好日子就行?等我再努把力,争取早日把我家那丫头去拜师的盘缠给攒出来,这样我也好早点和孩儿他娘,享享清福。”
“你瞅你这点出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