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六章伊松佐河
有些词语。
在一听到,就能感受到历史赋予它漫长且无限的悲凉。
比如索姆河。
比如凡尔登。
比如伊松佐河。
伊松佐河是整个阿尔卑斯山脉降雨量最大的地方,就在不久前,它又经历了创纪录的降雨量,这条河流将持续泛滥到1918年。
而在伊松佐河背后。
是神圣的,伟大的,崇高的阿尔卑斯山。
在阿尔卑斯山的注视下。
十二次伊松佐河战役将磨碎每一个士兵的灵魂。
它将为意大利人带来永世的痛楚。
......
....
意大利陆军总参谋长。
路易吉·卡多尔纳。
意大利的陆军和政府严重缺乏沟通,截止到1914年意大利陆军有着5万多人还在利比亚,维持着这个殖民地。
而根据三国同盟的约定,作为陆军参谋长卡尔多纳将军自然需要组织随时可能发生对法国的进攻,而政府并没有提前告知卡尔多纳将军他们准备放弃三国同盟,也导致第一批动员令被推迟。
一直到1915年五月份,意大利才正式下达总动员令。
到1915年5月23日时。
意大利已经拥有35个步兵师,9个地方民兵师,4个骑兵师,一个特种步兵师,52个山地步兵营,14个工兵营,几个营宪兵队和金融卫队。火炮有467个连和近2000件火炮,包括大炮和榴弹炮。
按照卡尔多纳将军的计划。
他的第二集团军和第三集团军将轻松突破奥地利薄弱的防御,然后迅速向着斯洛文尼亚内部进攻,从那里可以直接威胁到维也纳。
前期的进攻的确如同卡尔多纳将军预料的一样顺利。
只不过。
当抵达伊松佐河之后。
意大利的第二集团军需要夺取北伊松佐河上的桥梁,只不过这座桥被奥匈帝国给摧毁,第二集团军需要跨过伊松佐河冲击奥匈帝国的高地。
说的简单点就是。
跨河冲山夺碉堡。
而第三集团军则更加糟糕,伊松佐河的常年降雨,以及奥匈帝国的刻意为之,导致整个多托里运河地区被洪水淹没。
到1915年七月份的时候。
卡尔多纳将军只能宣布意大利取得阶段性胜利。
然后准备组织第二次进攻。
...
不过真正让卡尔多纳将军感到困扰的并不是最前线的情况,而是自身军队内部的情况,军队严重缺乏重型火炮和现代化火炮,面对奥匈帝国的防御工事,意大利的重型火炮严重不足。
以及军队内部因为临时总动员,导致军队内部充斥着大量南意的农民,卡尔多纳将军收到大量的军官汇报,士兵的素质不行,无法执行作战任务。
甚至要求执行十一杀律。
卡尔多纳将军怒斥了这种情况。
所谓的十一杀律是古罗马的法律,指对犯错的队伍当中每十个士兵抽取一个杀死。意大利军事刑法当中确实允许军队最高统帅发布在战区具有法律效力的通告,不过这个十一杀律意大利从未使用过。
只不过。
战争会将每个人变成鬼。
只不过。
在敌对的奥匈帝国对意大利军队的评价是。
意大利的士兵具有非凡的勇气与作战意志,而意大利的军官却没有相匹配的指挥水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