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然人们都生活在一个巨大的差距里,太多人生活太容易了,不知道怎么生活好的,就像裴行礼之类的人。太多人生活太不容易了,不知道怎么可以生活好,就像平康村的百姓,就像此时的李麟戟。
裴行礼此时肯定在思考怎么样报复李麟戟可以出心头的恶心,而此时的李麟戟还在思考怎么可以让自己在这里安身立命,并舒服的生活下去!
“没有系统就没有吧!”李麟戟只得接受了这个事实。
不过好在自己还算熟知此时的历史,看过的书也都记在心里,总算是有点帮助。
突然,一个念头闪过他的脑海——“书”!是的,就是书!
“哈哈哈...”李麟戟狂笑起来,自己涉猎过的书都还清晰记得,脑子里就像是有个图书馆。这里是唐朝已经有了科举了,而他,拥有前世的知识储备,完全可以通过科举来为自己逆天改命。
“哈哈哈”李麟戟忍不住的狂笑,幸好这里是唐朝啊,世人皆可参加科举,可谓是“进士出身者,无流品之别,无华夷之限”无论是谁,只要你有才能都可以参加。若是在汉朝想要做官除了世家子弟简直痴心妄想。
想到这里,李麟戟不禁再次哈哈大笑起来。打定了主意,李麟戟的心情瞬间好了起来,至于今年结婚,狗都不结!男儿未立业拿什么成家!
然而,狂喜过后,李麟戟也清醒地认识到,科举之路并非易事。
唐代的科举考试的常科的科目有秀才、明经、进士、俊士、明法、明字、明算等五十多种,但是其中明法、明算、明字等科,都不为人重视。
渐而主要有秀才、进士、明经、明法、明书、明算六科。各科的考试方法、内容也都均不相同,而且各科的录取标准也有所差别。在六科中,难度最大,等第最高的是秀才科。因其主要内容是考试方略策,而方略策在当时又往往为考生所最忌惮,所以参加此科应试者极少,渐渐就废除了。
而明法、明书、明算三科又常因专业性太强,故应试者也不算太多。因此最为经常性的开考就是明经、进士二科。
相比明经科进士科难度最大了,进士科号称百取其一,困难程度不亚于后世的国考!
进士科“试时务策五道,帖一大经,经、策全通为甲第;策通四、帖过四以上为乙等。”
明经科“先帖文、然后口试,经问大义十条,答时务策三道,亦为四等。”
考生当场按考题内容写作诗、赋即为文,而“帖试”就是帖经,又称作“文”。
“帖经者,以纠习经掩其两端,中间开一行纸为帖,凡帖三字,随时增损,可否不一。或得四得五得六为通。”
而“答策”则是指应试者当场回答主考官所出之各种方略和时务问题。
由此可见明经科的考试更多的注重对九经的记诵能力,当然也会有少量的经义阐发,但是进士科除了考经书外,还侧重考诗赋和时务策论,以及对于参试者治国治民上的政治洞见要求很高。